过阴陵

壮士凄惶到山下,行人惆怅上山头。
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处游。

作品评述

《过阴陵》是唐代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壮士凄惶到山下,
行人惆怅上山头。
生前此路已迷失,
寂寞孤魂何处游。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壮士的凄凉遭遇。壮士迷茫地来到山下,行人忧伤地走上山顶。在生前他已经迷失了这条路,现在他的孤魂在寂寞中徘徊,不知归宿。

赏析:
《过阴陵》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壮士的悲苦遭遇和无助迷茫的心境。诗中的"壮士"和"行人"象征着有志向和追求的人们,他们都面临着迷失和孤寂的命运。整首诗以山作为背景,山峰的高低差异凸显了人生路途的艰难和起伏。作者通过这种景物的选择,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孤独和无助感。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以及简洁而有力的词语,使诗词的节奏紧凑而有韵律感。同时,作者通过描绘寂寞孤魂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在生命中的迷茫和无助感,以及对未知归宿的担忧。整首诗给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情绪,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命运的思考。

《过阴陵》以短小的篇幅传达了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张祜细腻的诗境和对人生苦难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唐代被广泛传颂,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和赏析。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长来故倦游,车辙环天下。艰难不吾容,虎兕适旷野。世方卧积薪,敢独怨飘瓦。久荒小山桂,几葬蒲圃槚。百罹生不辰,一死天所赦。故交赠绨袍,旅食悲冷炙。将索长安米,偶中泽宫射。倚楹日悲歌,鲁国疑欲嫁。退惭一木微,安足支大厦。收声就泯默,故意遂衰谢。二年游诸侯,弹铗

忘兹适越意,爱我郡斋幽。野情岂好谒,诗兴一相留。远水带寒树,阊门望去舟。方伯怜文士,无为成滞游。

辞得官来疾渐平,世间难有此高情。新秋月满南溪里,引客乘船处处行。

背于身不见,亦不见庭人。物我俱无与,方知止处真。

吾怜曾家子,昔有投杼疑。吾怜姬公旦,非无鸱鸮诗。臣子竭忠孝,君亲惑谗欺。萋斐离骨肉,含愁兴此辞。昔日公冶长,非罪遇缧绁。圣人降其子,古来叹独绝。我无毫发瑕,苦心怀冰雪。今代多秀士,谁能继明辙。

木本曾看烟雨梢,临窗依砌韵偏高。可怜不入繁华眼,只称清谈王马曹。

倦游客舍不胜闲,日日清江见倚阑。少待西风吹雨过,更从二水看淮山。

自说羁怀老更慵,淮山入梦碧丛丛。一尊醽醁人将别,三叠阳关曲易终。此去若无鸿雁信,相望未免马牛风。耘云钓月平生事,我亦谋归古歙中。

此是游山第二回,天风吹断洞云开。人生到处须行乐,不为寻梅亦自来。

踏遍江湖路几千,买舟因得憩江天。不嫌烟水牵离恨,要狎沙鸥伴醉眠。南浦春深波涨岸,长芦风寝浪平川。生涯喜近长年老,夜半挐音月满船。

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

阀阅崔嵬动四方,入门鸾鹤自成行。青緺旧已临佳郡,墨客新归耀故乡。醉舞几应摧屐齿,对棋正欲赌香囊。阶庭玉树寒相照,更使东山逸气长。

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隔篱不唤邻翁饮,抱瓮须防吏部来。?道士令,悦神乐中所谓离而复合者。杜诗云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问主人,呢喃泪盈把。画梁不可望,画舫聊相傍。肃羽恨依栖,衔呢叹飘飏。自言“昨辞秋社归,北来春社添恶况。一处靡芜兵燹红,朱门那得还无恙!最怜寻常百姓家,荒烟总似乌衣巷。”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烟火萧条千里孤;

彼樛者木,轮囷其质。既干既跋,匪枉伊直。时平倒植。自卑自抑。

空林醉卧不知秋,手采芙蓉下小舟。明月满天凉似水,闲吹短笛过沧洲。

浮客倦长道,秋深夜如年。久行惜日月,常起鸡鸣前。夕计今日程,息车在苕川。霜中水南寺,金磬泠泠然。畴昔此林下,归心巢顶禅。身依寤昏寐,智月生虚圆。羁旅违我程,去留难双全。观身话往事,如梦游青天。明发止宾从,寄声琴上弦。聊书越人意,此曲名思仙。

西湖环岸皆招提,楼阁晦明如卧披。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上人弱龄已隶此,心目所证惟瑰琦。白玉芙蓉出清沼,天然不受缁尘扰。坐客一语不入意,目如明星视飞鸟。冠切云兮佩玉难,上人顾之真等闲。应缘聊入人间世,兴尽却归湖上山。

藓干石斜妨,玉蕊松低覆。日暮冥冥一见来,略比年时瘦。凉观酒初醒,竹阁吟才就。犹恨幽香作许慳,小迟春心透。凉观在孤山之麓,南北梅最奇。竹阁在凉观西,今废。

今朝駃步忽来前,报道除书下日边。阃寄复归贤使者,百城闻命想欣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