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傅翕的《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四章明无相虚融(其四)》
拼音和注音
ān zhù xìng kōng zhēn shí xìng , kōng xìng wú kōng yì bù q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齐:不齐bùqí在质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变的,可变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脉律不齐
空性:佛教语。即真如。谓悟入空观所显示的真实的本体。
真实:(形)不虚假;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近]实在。[反]虚假。
安住:稳定。安心住下。
傅翕
不详
原诗
君不见决定法中无决定,虚妄颠倒是菩提。
若心分别菩提法,分别菩提还复迷。
若了此迷无分别,迷与分别即菩提。
分别菩提非一异,恒一同体不相离。
安住性空真实性,空性无空亦不齐。
同体大悲含一切,故知真性不乖迷。
只此昏迷即无性,亦复不论齐不齐。
若舍尘劳更无法,喻若莲花生淤泥。
如来法身无别处,普通三界苦泥犁。
三界泥犁本非有,微妙谁复得见蹊?
行路难,路难本自是泥洹。
内外身心并空寂,颠倒贪嗔何处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