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言五首

布被烘来暖似汤,蒙头高卧未昏黄。
道人不是贫鼾睡,省事门中第一方。

作品评述

冬日杂言五首

布被烘来暖似汤,蒙头高卧未昏黄。
道人不是贫鼾睡,省事门中第一方。

诗词中文译文:

冬日杂言五首

布被烘来暖如汤,盖头高卧尚未天黄。
道士非贫而鼾睡,轻巧省事自不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天的早晨。薛嵎以冬日清晨的景象作为诗的背景,通过描写和对比来传达作者的感受。

第一句“布被烘来暖如汤”表现了冬日的严寒,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通过暖被躺下后的幸福感。这里的“暖如汤”形象地描绘了温暖的感觉,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二句“盖头高卧尚未天黄”揭示了作者的闲适和安逸。早晨还未亮,作者便舒适地蒙着头睡觉,没有受到外界光线和噪音的干扰。这句话中的“高卧”和“尚未天黄”共同构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道士非贫而鼾睡”进一步突出了诗中描绘的闲适生活。在这句中,作者通过“道士”这个形象来强调自己过着随遇而安、悠闲自得的生活。这里的“非贫而鼾睡”意味着道士并不是因为贫穷而沉沉入睡,而是因为内心宁静,毫无烦恼而能够安然入睡。

最后一句“轻巧省事自不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简单生活的赞赏。作者通过使用“轻巧”和“省事”这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繁琐事务的抵触和追求简单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早晨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心境的宁静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冷冷的冬日和舒适的起床方式,以及道士与常人的生活方式,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虽短小,却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作者平静而淡泊的生活态度。诗词中所蕴含的典雅情趣以及表达出的追求简单生活的态度,对读者产生了一种思考和启示。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所立未如温太真,讵宜跬步暂忘亲。乃知峻坂驱车者,有愧高堂扇枕人。

愁乾手自搭连筒,苦雨丁丁杙小篷。乞得花开急催客,明朝恐已着霜红。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水晶帘卷一灯昏,寂对河山叩国魂。只是银莺羞不语,恐防重惹旧啼痕。

华林幽胜地,胡氏旧门闾。四远来名士,一家常义居。素风殊不坠,儒业未曾虚。何日谐寻访,琴棋万卷书。

著蔡羲前识,萧韶舜后音。追回贾谊贬,唤起屈原沉。湘水汀烟阔,梅花署雪深。余行陈迹久,因子一微吟。

万物患有象,不能逃大明。始随残魄灭,又逐晓光生。曲直宁相隐,洪纤必自呈。还如至公世,洞鉴是非情。

负郭太幽深,结茅容易得。虽无桃李园,石老松柏直。山北雨后苍,山南霁云白。荷锄课诸儿,陆续蔬甲拆。

三杯未醒复三杯,醉眼朦胧劈不开。急办藤床并竹枕,要随蝴蝶到蓬莱。

若问先生归去来,此行直是到天台。碧桃瑶草紫芝熟,到日须容醉玉杯。

人说南州路,山猿树树悬。举家闻若骇,为寄小如拳。预哂愁胡面,初调见马鞭。许求聪慧者,童稚捧应癫。

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鹫峰子落惊前夜,蟾窟枝空记昔年。破裓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欲把身心入太虚,要须勤着净工夫。古人有句须参取,穷到今年锥也无。

飘飘山上云,乃在谷中藏。风吹万里去,何当还旧乡。阿翁昔居乡,黑发坐高堂。手栽堂前树,日夕望阴凉。不意偶飘逐,云路浩茫茫。阿翁今来归,树已如人长。闾里相庆贺,出入有辉光。东畎种菽粟,西畎种稻粱。南畎种菅麻,北畎种柔桑。收稻持作饭,采桑持作裳。上以输井税,下以

湾湾绿水带城阴,白日青莲双树林。万叠云山千里梦,六时钟磬五更心。寒灯贝叶翻香蠹,春日檐花坐语禽。随意竹床葵菜好,经帘不卷画堂深。

繁华莫叹异升平,到郡初烦露冕行。幕下吏书催署字,湖中妓舫歇歌声。潮来两渡皆侵岸,日落诸山半入城。休沐南屏烦一到,松间寻我旧题名。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玉钩斜畔隋家塚,一样千秋冷夕曛。

精养灵根神守气。天然子母何曾离。昼夜六时长在意。三田内。温温天地中和水。十二楼前白雪腻。九宫台畔黄芽遂。日月山头朝上帝。神光起。腾身直出烟霄外。

腊近冬残云未合,江南青垅麦休肥。谁将太守随车雨,一夜从风作雪飞。

吴霜两发早先秋,闻道愁多会白头。溪上鹭莺浑似雪,想应无那一身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