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淆深美桧亭

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
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
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
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作品评述

《留题淆深美桧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留题在淆深美桧亭
幽深有佳趣,曾不减林泉。
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
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
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美丽的桧亭,在幽静深远的环境中散发着迷人的趣味。桧亭的美丽并没有减损周围山林和泉水的魅力。春天的绿色经历了新雨的洗涤,残留的红花在夕阳中逐渐凋零消散。萱草栽种在靠近北堂的地方,仿佛与梦中的草木和过去的池塘相连。在月光的照耀下,人们时常到这里来往,清唱着歌曲,思索着浩然之气。

赏析:
这首诗以桧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意象,展示了作者对幽静美丽的环境的赞美与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诗中的幽深佳趣和林泉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景物的魅力的赞美。众绿经新雨,残红堕夕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示了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的情感。栽萱北堂近,梦草故池连,通过草木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过去和回忆的思念之情。

乘月时来往,清歌思浩然,描绘了人们在月光下来往桧亭的情景,清唱歌曲,思考着浩然之气,表达了对高尚理想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感的细腻触动,给人以宁静、美好、思索的感受。这首诗词以其精妙的构思和优美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忆别何耿耿,此怀谁得开。故人千里外,隔岁一书来。道直存封事,时危属草莱。不知游子恨,翻作逐臣哀。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清风楼上赵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放心普通年事[1]远,不从葱林带将来。

閒民亦幸乐清朝,蓑笠过从语不嚣。倏忽岂能知混沌,玄冥颇亦识参寥。年华鼎鼎分杯面,筋力时时借树腰。月冷霜寒惊鹤帐,住山活计太萧条。

浥露清如洗,明河净不流。珠圆合浦夜,潮盛浙江秋。朗咏陈王赋,几成法善游。广寒非独冷,莫为客毡谋。

蒲团盘两膝,竹几阁双肘。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睡蛇本亦无,何用钩与手。神凝疑夜禅,体适剧卯酒。我生有定数,禄尽空余寿。枯杨下飞花,膏泽回衰朽。谓我此为觉,物至了不受。谓我今方梦,此心初不垢。非梦亦非觉,请问希夷叟。

漠漠江天黯黯云,晚风吹雪正纷纷。笼寒已禁猿争语,傍夕空教雁失群。影带楚兰看不见,声连湘竹听还闻。太平未必堪成瑞,一向谁怜好似君。

木落林疏,秋渐冷、芙蓉新拆。傍碧水,晓妆初鉴,露匀妖色。故向霜前呈艳态,想应青女加怜惜。映朝阳、翠叶拥红苞,闲庭侧。岩桂香,随飘泊。篱菊嫩,陪幽寂。笑春红容易,被风吹落。满眼炯然宫锦烂,一身如寄神仙宅。把绿尊、莫惜醉相酬,春工力。

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春山收暝色,爝火集馀辉。丽景饶红焰,祥光出翠微。白榆行自比,青桂

秦汉区区了目前,周家风化遂无传。君看八百年基业,尽在东山七月篇。

云母屏开,博山炉熨,人间南极星现。酥篆千秋,灯图百子,酒浪花光照面。堂深戏彩,任父老、儿童争劝。耆艾相将潞国,精明恰如清献。春风飘香合殿。仗云齐、漏迟宫箭。正好簪荷入侍,帕柑传宴。日月华虫茜绚。便与试、胸中五纹线。寿域长开,洪钧长转。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余。青衫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性空无根,性水无垠。应所知量,成其梦身。閒閒对万像,飘飘出诸尘。物外有此不名物,人间有此没事人。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裴回。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一声钟磬有无中,楼阁山林本自空。不向云端呈伎俩,犹来盏里现神通。

忽梦嵩峰下,同游失姓名。山腰荒辇道,岩窦落泉声。黑石文难辨,苍苔迹易成。他时传洛咏,知是陆云兄。

渭曲山阴到者稀,浮休一见便开眉。客来不必多嗟赏,自古词人是画师。

小凿苍苔破,潴为玉鉴平。最宜孤月浴,亦有白云行。须发尽堪烛,肺肝元自清。微风莫吹皱,虚静即生明。

君当民社戴星游,我玩箪瓢守故丘。袂自此分何所憾,学无与讲是吾忧。圣心未可窥觇得,道体难从寡陋求。鳞翼元无南北间,时推绪论发蒙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