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寺

仙坞逊半坐,精庐迁古幢。
槁衲昔开山,至今坐道场。
炽然说慈忍,禅海薰戒香。
稚竹暗寒碧,飞松盘老苍。
船鼓入宴坐,红尘隔沧浪。
藤杖嬾归去,共倚蒲团床。

作品评述

诗词:《包山寺》

仙坞逊半坐,精庐迁古幢。
槁衲昔开山,至今坐道场。
炽然说慈忍,禅海薰戒香。
稚竹暗寒碧,飞松盘老苍。
船鼓入宴坐,红尘隔沧浪。
藤杖嬾归去,共倚蒲团床。

中文译文:
仙境在山谷中静静坐着,高雅的庐宇迁往古老的幢台。
苍老僧衣昔日创立这座寺庙,直到今天仍在这里修行。
满怀慈悲和忍耐之情燃烧,禅海中弥漫着香烟和戒律。
稚嫩的竹子隐约泛着寒碧色,飞翔的松树屹立在苍茫中。
船上的鼓声传入宴席,红尘世界与浩渺的海隔绝。
手拄藤杖懒散地归去,共同依靠蒲团和床榻。

诗意和赏析:
《包山寺》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仙境寺庙。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的开篇,“仙坞逊半坐,精庐迁古幢”,以仙境寺庙的景象烘托出宁静和高雅的氛围。仙境坐落在半山之间,庐宇高雅,仿佛从古代迁徙而来的幢台。

接着,诗人提到“槁衲昔开山,至今坐道场”,暗示这座寺庙的历史悠久,僧侣们在此修行苦行。这种信仰和修行的精神延续至今。

下半部分描述了寺庙的景色和氛围。诗句“炽然说慈忍,禅海薰戒香”表达了僧侣们内心充满慈悲和忍耐的情感,禅海中弥漫着香烟和戒律。

诗中的“稚竹暗寒碧,飞松盘老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恬静、苍茫的氛围。稚嫩的竹子和飞翔的松树与寺庙的宁静相互映衬,彰显了寺庙的高洁之美。

最后两句“船鼓入宴坐,红尘隔沧浪。藤杖嬾归去,共倚蒲团床”表达了禅境与尘世的分离。船上的鼓声传来,寺庙与红尘世界隔绝。诗人手拄藤杖懒散地归去,与他人共同依靠蒲团和床榻,暗示了修行者超脱尘世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禅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高洁之美,以及修行者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慈悲、忍耐和禅修的推崇,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总之,《包山寺》这首诗通过对寺庙仙境的描绘,以及对修行者精神追求的表达,营造了一种宁静、神秘而高洁的氛围,引发人们对超脱尘世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汉家募击匈奴者,此士如何未见收。闻说将军能揖客,安知定远不封侯。羊肠九折谁云险,骏骨千金岂易酬。自古荐扬繇幕府,送君去谒大参谋。

江城一雨春强半,寒色著人芳信迟。赖有梨花遮病眼,一枝带雨出疏篱。

花中闲远风流。一枝秋。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人欲去。花无语。更迟留。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陶公三尺渔梭,十年来藓枯尘壁。无端夜半,风雷入梦,晓痕犹湿。起唤兰桡,荻花荡漾,黏天晴碧。望芝云一点,烂银盆里,青螺眼中堪识。独倚枕床清啸,看千帆霎时风力。孤篷稳紧,钓车慢卷,绿杨汀侧。远树如烟,飞鸥如雪,暮愁如织。倩何人小拂朱弦,写入一江秋色。

葺得南园过一春,无从再见物华新。匆匆相别休相忆,已有风流贤主人。

停车莽苍认孤坟,烈烈英标尚想存。已脱遗孤安赵氏,更轻一死报公孙。荒林雀噪风常急,古道人稀日自昏。惆怅九原如可作,欲凭楚些为招魂。

县楼即日气横空,施及观潮亦奏功。曾上石岗看蚁穴,当图一饱到三农。

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昵昵恩情,切切言语,似伤离别。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仿佛江上移舟,听琵琶凄切。休说。春寒料峭,夜来花柳,弄风摇雪。大错因谁,算不翅六州铁。波下双鱼,云中乘雁,嗣音无计,空叹初谋拙。但愿相逢,同心再绾重结。

曾以诗书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诸生亦有如何武,争咏三章转上闻。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碑版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厚禄。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

北风吹雨雨不断,遍满虚空作飞霰。纸窗独卧不成眠,茅屋无声时一泫。鸟乌错莫寒未起,庭户空明夜惊旦。重楼复阁烂生光,绝涧连山漫不见。夹砌双杉洗更碧,满田碧草埋应烂。城中闭户无履迹,市上孤烟数晨爨。细排玉著短垂檐,暗结轻冰时入研。拨灰有客顾尊俎,迹兔何人试鹰犬。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夜长偏觉漏声迟,往往随歌惨翠眉。黄叶落催砧杵日,子规啼破梦魂时。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四皓入山招不得,无家归客最堪欺。

燕子飞来花在否,微雨退、掩重门。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怯黄昏。轻风淡月总消魂。罗衣暗惹啼痕。谩觑着、秋千腰褪裙。可セ是、不宜春。

人生会少足睽违,尊酒相从又复稀。我欢散材谁见数,公持华节幸相依。题名雁塔思当日,曳屣龙门借夕晖。会见十行来日下,禁涂高处看横飞。

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清江杳杳水连空,江北江南绿映红。三月异乡逢改火,经春游子怨飘蓬。满汀芦叶孤舟雨,一树梨花小旆风。遥望故乡何处是,依稀烟树五湖东。

小哉蛮触战,鄙甚蛙黾怒。达人能大观,本以和平故。

红欹醉袖殢阑干。夜将阑。去难拚。烧蜜调蜂,重照锦团栾。春到洞房深处暖,方知道,月宫寒。枝枝红泪不曾干。背人弹。语羞檀。欲睡心情,一似梦惊残。正自朦胧花下好,银烛里,几人看。

尚书镇章江,慈母怀婴儿。去年甫去郡,未觉棠阴移。如何失调驭,众目惊睽睽。诏书念前绩,趣志持州麾。重临亦云宠,去后良多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