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汝宁徐使君(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ǐ jūn wéi zhèng zá fēng sāo , rào jùn qīng shān zhào cǎi h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骚:(书)(名)风指《诗经》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用来泛指文学:稍逊~。②(形)指妇女举止轻浮:卖弄~。
青山:长满绿植的山。
使君:1.尊称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的使者。2.对官吏、长官的尊称。
为政: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2.指执政者。3.处理政事。4.做主。5.作官。6.孔子著作。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使君为政杂风骚,绕郡青山照彩毫。
不是赋成相倡和,那须更署范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