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即看青女夜飞霜,借与南枝作淡妆。
露重冰清风日暖,人间一味有真香。

作品评述

诗词:《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作者释绍嵩以梅花作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婀娜多姿、清雅高洁的赞美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细看那青衣少女借来夜晚的霜,犹如用来装点梅树的粉妆。
露珠珍重,冰清彻骨,风儿轻柔而温暖宜人,
在人间散发着纯真的香气。

诗意:
这首诗将梅花比作一个青衣的少女,她在夜晚带着霜华飞舞,如同为梅树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妆容。梅花如冰雪般的晶莹剔透,它们迎风摇曳的样子轻柔而华美。虽然寒风凛冽,但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独特的清香,给人们带来一种纯真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调,生动描绘了梅花的美丽特质。作者通过将梅花比作青衣少女,突出了梅花的清雅高洁之美。诗中的露珠和冰雪形容了梅花的晶莹剔透,如此亲切地把梅花带入了人们的视野。尽管梅花在严寒的冬季中绽放,但它们用冷傲的美丽征服了寒冬,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与乐观。最后,作者引用了"人间一味有真香"这句表达,指出梅花散发出的香气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纯真和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将梅花与少女的形象相结合,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词句,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纯真之美。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作者对寒冬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举眼趋浮末,斯人独好修。青春三不惑,黄卷百无忧。玉出方流润,鸾停翠竹幽。相思自成韵,不必寄西邮。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名宦意已矣,林泉计何如。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枯杨碛里久无春,盗得黄羊是汉人。骆马驮金输塞尽,不知何物铸功臣。

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

南风薰燕麦,送子怅如何。迢递戎车役,凄凉横笛歌。天笼平野迥,山绕古关多。莫笑书生怯,能当曳落河。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衣染龙涎与麝脐,裁云剪月作冰肌。小瓶雪水无多子,只篸横斜一两枝。

儿行欣得师,爷往愁欠友。去凶勿惘然,得师知慰否。有时频执经,无事莫多酒。无谓数月程,秋风在回首。

客路秋深又送迎,狂歌烂饮慰飘零。风前数发茎茎白,马上看山段段青。古穴无丹生洞气,高林有鹤避潮腥。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牋道德经。

六月还当月尽休,今年节令却齐头。萧萧不待听梧叶,一见银河认得秋。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墨池半在颓垣下,书带犹生蔓草中。巡内因经九重苑,裁诗又继二南风。为兄手写殷勤句,遍历三台各一通。

铜台宫观委灰尘,魏主园林漳水滨。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时歌舞人。

月到中天云划开,断桥幻出玉楼台。夜深一鹤掠舟过,疑是坡仙赤壁来。

绿发溪山笑语中,岂知翻手两成翁。辛夷屋角抟香雪,踯躅冈头挽醉红。想见旧山茅径在,追随今日板舆空。渭阳车马嗟何及,荣禄方当与子同

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衰发祗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

莲花细步散香尘,金粟山门礼佛频。一种少年齐目断,不知谁是比肩人。

少公禀气后三年,易箦翻居三日先。学数弟兄犹间有,寿随父母独谁全。悲哉易感精神往,造化难凭祸福迁。应恨南山人远去,从今独卧北山阡。

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