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安之小园五题

小园新葺不离家,高就岗头低就窳。
洛邑地疑偏得胜,天津人至又非赊。
宜将阆苑同时语,莫共桃源一道夸。
闻说一轩多种药,只应犹欠紫河车。

作品评述

《和王安之小园五题》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园新修葺不离家,
高就岗头低就窳。
洛邑地疑偏得胜,
天津人至又非赊。
宜将阆苑同时语,
莫共桃源一道夸。
闻说一轩多种药,
只应犹欠紫河车。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小园子,它虽然修葺得很新,但离家并不远。高处坐着可以俯瞰岗头,低处坐着可以窥探窳地。在洛邑这个地方,地形似乎有些偏斜,但人们来到这里并不是无所谓的。应该同时赞美阆苑(古代指皇宫)的美景,而不仅仅夸奖桃源(指理想中的乐土)一处。听说这里的一座轩楼种植了很多药材,但似乎还欠缺一辆紫色的河车。

赏析:
这首诗以王安之的小园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园林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通过描述小园的特点和与洛邑、天津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审美态度。

首先,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小园的特点:新修葺的小园离家不远,高处可以俯瞰景色,低处可以窥探细节。通过这种写景手法,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小园的布局和景致。

其次,作者用洛邑和天津进行对比,暗示了洛邑地形的独特之处。洛邑地形“疑偏得胜”,表明其地势不平,可能带来一些困扰,但人们仍然愿意前来参观。这里的“天津人至又非赊”一句,可能指的是天津的游客也不是无所谓的,他们愿意支付费用来参观洛邑。通过对洛邑地形的描述,作者展示了自然环境的独特之处和人们对其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接着,作者呼应了阆苑和桃源这两个意象。阆苑是古代帝王的居所,象征着皇家园林的壮丽和宏伟。通过将阆苑与桃源进行对比,作者表达了对皇家园林的推崇,认为应该同样赞美阆苑,并不只是一味夸奖桃源,以突显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作者提到小园中种植了许多药材,但却欠缺一辆紫色的河车。这里的“一轩多种药”可能暗喻作者的学识和才华,而“紫河车”则象征着壮丽的交通工具。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对自己学识和才华的自省和不满,希望能够更加完善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小园的描绘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自身才华的反思。它展现了作者对园林美学和人文情感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呼吁人们欣赏多样的景观和珍惜自己的才华。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圣君再命拥朱轮,合是南方受赐频。双鬓任從添白发,六条谁许继清尘。风牵泽国秋帆远,路入丰州画锦新。莫为故乡延去櫂,宜春人望待行春。

长年霜骨白皑皑,廉蔺羞颜似湿灰。白起杀心如未谢,二家随璧献章台。

所居极幽深,事简人迹稀。乘兴或登山,兴尽辄复归。芝朮足吾粮,薜萝富吾衣。一生澹无营,百事不我违。

晴波鸂鶒漾潭隈,能使游人判不回。风入园林寒漠漠,日移宫殿影枚枚。未尝绿蚁何妨拨,宿戒红妆莫待催。缺月西南光景少,仍须挽取烛笼来。

兄既名雍弟名睦,弟兄雍睦情何足。居常出入留一人,奉亲教子如其欲。慈父享年七十九,四人稚子常相逐。其间同戏彩衣时,堂上愉愉欢可掬。慈父前年忽倾逝,尔弟今年命还促。独予奉母引四子,日对几筵相向哭。不知肠有几千尺,不知泪有几千斛。断尽滴尽无柰何,向日恩光焉可赎。

去年胃口辞瓜果,今岁牙车怯稻梁。饮食于身已无几,更须身世觅轩裳。

一口吸西江,赤土涂牛奶。荡尽圣凡情,犹欠这一解。丹霞马祖,眼见如盲,灵照庞婆,口说如哑。蓦劄相逢露一机,惊翻岩瀑苍龙挂。虽然斫额望乡关,前头大有路在。

今朝休日仍无客,茶罢西窗卧解衣。白发已侵残梦境,绿苔应满旧渔矶。桃源鸡犬尘凡隔,杜曲桑麻梦想归。赖有小山聊慰眼,幽篁丛桂雨霏霏。

阀阅崔嵬动四方,入门鸾鹤自成行。青緺旧已临佳郡,墨客新归耀故乡。醉舞几应摧屐齿,对棋正欲赌香囊。阶庭玉树寒相照,更使东山逸气长。

自昔萧曹任,难兼卫霍功。勤劳无远近,旌节屡西东。不选三河卒,还令万里通。雁行缘古塞,马鬣起长风。遮虏关山静,防秋鼓角雄。徒思一攀送,羸老荜门中。

天与才难似,家传学更优。著鞭心汗马,游刃目无牛。奏语闻三叹,论功仅一州。人才苦牢落,那不使公留。

哑却我口秃我舌,明眼衲僧难辨别。今朝撒向诸人前,须弥灯王笑不彻。

紫阳元日得晴日,晓鹊声边骈贺客。玉梅烂漫照椒觞,尽我真珠红一石。祁山山下初立春,马上送迎逢故人。故人挈榼藉芳划,啼鸟游丝天气新。吟鞭转入西江路,宝月欲圆碧霄暮。南方战罢闻者喜,尽道上元仍甲子。卒然军兴由盗兴,千里无烟况有灯。鸡犬逃生且未暇,上元之雨吾何憎。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自从举世夸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笱舆冲雨过侯城,抚景依然感慨生。黄鸟向人空百啭,青猿堕泪只三声。山中自可全高节,天下难居是盛名。却忆令威千载后,重归华表不胜情。

丝翠最宜经宿雨,絮飞争忍逐香尘。帘垂独院无人处,一树风摇日午春。

旧国千年尽,荒城四望通。云浮非隐帝,日举类游童。绮琴朝化洽,祥石夜论空。马去遥奔郑,蛇分近带丰。池文敛束水,竹影漏寒丛。园兔承行月,川禽避断风。故宋诚难定,从梁事未工。唯当过周客,独愧吴台空。

蜩化抢榆枋,鹏化抟扶摇。大椿万岁寿,粪英不重朝。有待於无待,定非各逍遥。譬如宿舂粮,所诣岂得辽。漆园槁项翁,闻风独参寥。物情本不齐,显者桀与尧。烈风号万窍,杂然吹籁箫。声随器形异,安可一律调。何尝用吾私,总领使同条。惜哉向郭误,斯文晚未昭。胡不弃影事,直以

昔见兰丛牙,今见连蔓瓜。持入咸阳市,本出故侯家。五色相钩蔕,秦人应自夸。行当七月荐,乞巧杂盘花。

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瀼溪中曲滨,其阳有闲园。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冤。终以瀼滨讼,无令天下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