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须

月照当襟雪,终剪施摩诘。
我作白须行,而得养生术。

作品评述

《白须》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光照耀在我胸前,像雪一样明亮,
最终剪去了施摩诘的烦恼。
我修行白须之道,
因此获得了养生的方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蒲寿宬对修行养生的思考和体验。诗中的"白须"指的是修道者的长须,象征着修行者对于内心的清净和超脱。诗人通过月光照耀当襟雪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明亮和清明。施摩诘是佛教中的一种烦恼,诗人剪去施摩诘,意味着他通过修行摆脱了烦恼和纠缠,达到了内心的安宁和解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的心境和体验。通过对月光和白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的明净和清凉。诗中的"施摩诘"象征着世俗的烦恼和杂念,剪去施摩诘则意味着超越了尘世的纷扰,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解脱。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修行养生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这首诗词通过对修行和内心状态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的思考和感悟。它不仅具有哲理性的思考,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外事因慵废,中怀与静期。寻泉上山远,看笋出林迟。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澄青深浅好,最爱夕阳时。

鱼龙戏舞近幽宫。乱山中。似途穷。绿野堂深,门敝兽铺铜。无限青瑶攒峭壁,花木老,映西东。消磨万事酒千钟。一襟风。鬓霜蒙。忧国平生,堪笑已成翁。惟有经纶心事在,承密诏,看重重。

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

梅蕊触人意,冒寒闻雪花。遥怜水风晚,片片点汀沙。

罗池刺史寡尘缘,画战墙头筑望仙。黄鹤与谁同一去,碧桃无主又千年。

疏风摆撼芙蓉沼。垅上梅英小。谁家姊妹去寻芳。粉面云鬟参杂、汉宫妆。邯郸奏罢宫中乐。邂逅同杯酌。老来花酒制颓龄。为爱嫣然娇靥、斗盈盈。

玉钩初弯,冰盘乍圆。扇掩秋后,鸟飞枝边。精凝蟾蜍,辉光蟑娟。歆于明祀,弭芳节焉。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时。

有叟有叟何清狂,行搔短发提壶浆。乱流直涉神洋洋,妻止不听追沈湘。偕老不偕死,箜篌遗凄凉。刳松轻稳琅玕长,连呼急榜庸何妨。见溺不援能语狼,忍听丽玉传悲伤。

六月还当月尽休,今年节令却齐头。萧萧不待听梧叶,一见银河认得秋。

屋傍青山下,人归苍莽中。未开云外户,先听水边松。

银烛晓催春漏,珠帘暮卷东风。乃翁相对玉楼中。不枉当年冰梦。花意似随人好,酒香难比情浓。夜深欲睡海棠红。密密骖鸾驾凤。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昔日不生,今日不灭。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滪根。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黄鹤楼前鹦鹉洲,夕阳西去水东流。要知诸佛居何处,风叶萧萧月满楼。

大径山高寺山巅,小径山深寺山趾。辛夷花开数点雨,艾纳香空半泓水。新新故故自楼阁,下下高高各窗几。二三各公诗一束,八十老衲画几纸。云岑灭没野屋浮,草树离列渡舟檥。露横断浦月已高,日落平沙风欲起。直疑着我江湖间,安得伴君岩壑裹。鱼肥尚恨丝莼晚,酒酣苦爱葅笋美。

湿带青烟古涧滨,气含石理助芳辛。山中酒醒凉生脑,乞与文园渴肺人。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