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二之一)

秋声隐地。
叶叶无留意。
冰簟流光团扇坠。
惊起双栖燕子。
夜堂帘合回廊。
风帷吹乱凝香。
卧看一庭明月,晓衾不耐初凉。

作品评述

《清平乐(二之一)》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师道。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声隐地。
叶叶无留意。
冰簟流光团扇坠。
惊起双栖燕子。
夜堂帘合回廊。
风帷吹乱凝香。
卧看一庭明月,晓衾不耐初凉。

中文译文:
秋天的声音隐匿在大地之中。
叶片飘落,无意留恋。
冰凉的席子上,流动的月光洒下,团扇从手中滑落。
惊起了栖息在一起的燕子。
夜晚的堂屋帘幕合拢,回廊里静谧。
微风吹乱了凝香的帷幕。
躺卧着观赏庭院中明亮的月光,黎明的被褥无法抵挡初秋的寒凉。

诗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一种淡泊寂静、物我两忘的意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叶片的飘落和夜晚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凉爽的秋日夜晚。诗中的意象和细节都与秋天的特点相吻合,如冰簟、流光、团扇、燕子和明月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意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作者通过描述叶片的无留意和团扇的坠落,表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和人们对自然的亲近。诗中的燕子惊起和回廊帘合的描绘,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静谧。最后两句诗以明月和凉爽的初秋寒意作为结束,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刻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以其简洁而准确的描写,唤起了读者对秋天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透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秋天的静谧、凉爽和宁静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瞬息。这首诗在传达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体验。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人间酒客兼诗客,天上文星与将星。

清平乐

羲轮发扶桑,虞渊弭六龙。圆景戒恒满,朏魄以示冲。如何夸毗子,作意矜颜容。步捷举趾高,顾盼有余工。执极何不然,人鬼且合从。屋禽骄亦淫,气焰若流虹。修途焉可竟,天运亦有终。

清平乐

树满茅山绿正肥,昏鸦日日向南归。如今身在三茅外,却看归鸦正北飞。

清平乐

望晴峰染黛,暮霭澄空,碧天银汉。圆镜高飞,又一年秋半。皓色谁同,归心暗折,听唳云孤雁。问月停杯,锦袍何处,一尊无伴。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今夕楼中,继阿连清玩。饮剧狂歌,歌终起舞,醉冷光凌乱。乐事难穷,疏星易晓,又成浩叹。

清平乐

蕃兵入市争卖田,汉人要田蕃无钱。有田卖尽走蕃去,却引生羌来寇边。

清平乐

几年无便到招提,沙路徐行趁碧溪。花竹禅房成小款,笑谈不觉到斜西。

清平乐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清平乐

岁月骎骎苦易过,凝霜还见委庭莎。从来桑下不三宿,此去榆光尚几何。旧社久流谁复记,远公难觅恨空多。诸贤赖有刘雷在,时寄新诗到薜萝。

清平乐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清平乐

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牛羊归落日,桑柘殿余春。共学知名久,相逢见面新。疮痍赖休养,犹喜见斯人。

清平乐

功名不独世推降,五福天钟更少双。倚注即看宣几杖,休闲唯待让旌幢。家园到想倾金箧,御宴迎应倒玉缸。重过嵩山定回首,白云深锁旧吟窗。

清平乐

嘉彼合颖,致贡升平。异標南亩,瑞应西成。德至于地,皇祗效灵。和同之象,焕发祥经。

清平乐

老子倾囊得万钱,石帆山下买乌犍。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

清平乐

兀坐书要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未知买得君书去,不负君书人几何。

清平乐

万石滩头数十家,溪流衮衮麦畦斜。三分春色今馀几,开尽桃花见李花。

清平乐

西行度连山,北出临汉水。汉水蹙成潭,旋转山之趾。禅房久已坏,古甃含清泚。下有仲宣栏,绠刻深容指。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传云古隆中,万树桑柘美。月炯转山曲,山上见洲尾。绿水带平沙,盘盘如抱珥。山川近且秀,不到懒成耻。问之安能详,画地费簪箠。

清平乐

我虽未识诚斋面,道得诚斋句里心。醉语梦书辞总巧,生擒活捉力都任。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肯为小山题短纸,自家元爱晚唐吟。

清平乐

东山有蕨萁,南山有蕨萁。西山有蕨萁,北山有蕨萁。采采蕨萁,晨露未晞。荆棘离披,筐筥携持。长镵深入土,短褐寒风吹。采采蕨萁,可以疗饥。以簸以炊,为饧为饴。食少不下咽,食多伤人脾。去年岁歉食无糜,橡栗拾尽民流离。今年岁歉田无稗,蕨萁食尽将安之?美食大官馔,仁心

清平乐

寒虫感秋气,非为游子吟。游子寂寞闻,自然动归心。归到南岩秋欲晚,山栗正肥山稼满。山中独坐看云时,还忆湖边旧吟伴。

清平乐

屡见高文试泽宫,长年参校愧龙钟。悬黎待价由来久,绿绮知音不易逢。吉语乍闻随鹊喜,归期专欲问龟从。到家莫负如泥约,光禄供醪味渐浓。

清平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