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一作李益诗)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作品评述

《闻笛(一作李益诗)》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诗,诗人通过听到笛声来表达他入夜思归的思绪和愁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
愁人不愿听,自到枕前来。
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
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

诗意是诗人夜深思念归乡的情绪十分浓烈,他听到悲哀的笛声,对此感到愁苦。令人愁苦的笛声自动地传递到他的枕前,无法忽视。夜晚,风起塞地云彩破碎,关隘上的月亮在深夜中明亮起来。早晨,诗人独自一人感到惆怅,梅花已经飘落一地。

这首诗的赏析:
《闻笛(一作李益诗)》通过描写笛声、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情感,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出征思乡之思。诗中运用了音乐的元素,笛声清晰地传达了诗人入夜时思乡的切身之感,并使得情感更为深沉。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如风起塞地云彩破碎和夜深关月开,增强了诗词的意境。最后,诗人用梅花的凋零来象征诗人心中的不安和愁绪。

整首诗通过音乐和景色的描绘,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生动地表达出来,以及他在早晨醒来时感到的沉重的惆怅。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富有动人的力量。

作者介绍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为一卷。

诗词推荐

月形如张弓,下影射秋水。寒江风静时,逮目失洲沚。渔歌去时唱,归和讙未已。岂无人间乐,自快适为喜。客子有倦怀,归心动秋苇。更假沧浪清,聊用洗尘耳。

窗纸暾红枕上知,破寒初听一声鸡。虽无风雨潇潇度,也胜邻家晓不啼。

竹窗环佩声珑玲,开窗不见山眉青。玉妃翦水堕花片,龟手入袖肤粟生。紫茵锦幕燎炉炽,不知酒面寒欲冰。春葱百指酌暖玉,似胜煮茗松风鸣。亭中主人笑无语,雪景佳处未易评。诗成呵笔笔随冻,冥搜有味银海明。天风浩浩吹鹤氅,欲跨白霓凌太清。负暄曝背者谁子,此亭可望不可登。

凌晨走马过花后,先玩玉盆次石门。细想张良烧断处,岩间伫立欲销魂。

镜湖中有月,处士后无人。荻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经方干旧居》甚为齐己所称)

伊川别骑,灞岸分筵。对三春之花月,览千里之风烟。望青山兮分地,见白云兮在天。寄愁心于樽酒,怆离绪于清弦。共握手而相顾,各衔凄而黯然。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万里情。

山中逢挂锡,江介喜浮杯。面复十年皱,心应一寸灰。忘言通《老》、《易》,结契托宗雷。别去黄梅雨,期余熟后来。

田库翁翁两鬓霜,苦贫浊酒弄觥觞。儿孙步步相随逐,扶得归家又发狂。

腊天何故燠于春,恐为衣单念小民。略见雪才余一寸,叵堪雨却过三旬。野中荠麦不胜旺,市上杏桃无数新。白尽此头浪多事,可怜七十四年人。

一枕寒声湘浦雨,满窗秋色洞庭烟。

我昔垂髫日,君来学雪斋。宁知重骨肉,借作老生涯。喜剧相过密,惊呈一病乖。平生此长别,雨泪独伤怀。

久自知潘令,经曾荐祢衡。居惭薄气力,何以助声名。松柏非无岁,盐梅会有羹。又从沙际别,把酒候潮生。

客里见梅花,独赏无人共。风度精神总是伊,又是归心动。把酒破忧端,熏被寻佳梦。梦觉香残一味寒,有泪都成冻。

步月下庭除,青苔印鞋湿。行吟月转西,觅句还独立。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配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万里多仁德有邻,故交仍佩左鱼新。欢娱每恨流限驶,谈笑几还太古淳。浮蚁生光盈寿斝,惊鸿取势落华茵。题诗寂寞高眠冷,笑杀尊前起舞人。

夫子欻通贵,云泥相望悬。白头无藉在,朱绂有哀怜。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欲浮江海去,此别意苍然。

夜来怪甚风太颠,掀箕震撼不可眠。门前铁骑怒拔屋,枕上猛虎飞吼天。却是庐山夕作雪,杨花未春先擘绵。左蠡门前玉两柱,江心落石鹭一拳。五峰千仞削银壁,重湖万顷开璚田。若使璚田可以种,虽遭赤地民不癫。若使银壁可以铸,当造白币权飞钱。要知冬燠生意泄,明年造化工斯全。

三丈为树八尺行,花艳桃李叶柘桑。元龙自是湖海客,师德去寻田舍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