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衣还田里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
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作品评述

诗词《授衣还田里》讲述了一个官员起床后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官员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授衣还田里》的中文译文如下:

公门悬甲令,浣濯遂其私。
官府颁布命令,官员洗涤自己的衣服。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
清晨起床怀念往事,田野里寒露弥漫。
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
天地之气渐收,风吹凄凉,草木凋零。
山明始重叠,川浅更逶迤。
山峰清晰可见,河川显得更加蜿蜒曲折。
烟火生闾里,禾黍积东菑。
农田里冒出炊烟,庄稼积满了东菑之地。
终然可乐业,时节一来斯。
最终还是能够享受农田的劳动,就在这个时节。

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官员的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作为一个官员,他被公务困扰,听从官府颁布的命令,进行洗涤衣物的工作。然而清晨起来,他感到思乡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也感受到了田野里的寒露。他感叹天地之气趋于平静,风吹凋零了草木。然而,最终,他发现在农田的工作中,他能够找回自己的乐趣。诗词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作者对朝廷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珍视。通过描述田园风光和劳动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顺谀要领绝,书罢付函封,隸子方求益,君非卖菜傭。

曲度珠帘怀吕相,庑排红榜媚韩王。先生清隐心如水,消得编诗一放香。

槐楸阴最茂,秋晚惟空枝。今日晴无风,散步适其宜。右扶青溪杖,左挟斜川诗。石琢四腰鼓,可以休我疲。清言出正始,不杂世论卑。野僧何处来?成此一段奇。

楚宫细腰死,长安眉半额。比来翰墨场,烂漫多此色。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吾尝期斯人,隐若一敌国。

肃肃清庙,巍巍盛唐。配天立极,累圣重光。乐和管磬,礼备烝尝。永惟来格,降福无疆。

屐齿破苔色,林塘欣共寻。水光连竹坞,山翠上衣襟。疏柳摇斜日,高梧转晚阴。娵偶休入咏,可怕兕觥深。

饯君嗟远别,为客念周旋。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诞节初开七_祥。今秋仍喜十分凉。称觞堂下孙和息,备福人间寿且康。从庾岭,到章江。两州元自接封疆。儿曹此去分风月,莱彩潘舆乐未央。

闻君出宰洛阳隅,宾友称觞饯路衢。别后相思在何处,只应关下望仙凫。第九十四卷

门草深宫玉槛前,青蒲如箭荇如钱。不知红药栏干曲,日暮何人落翠钿。

陆余庆,笔头无力觜头硬。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焚香闭草庐,滞念扫无馀。世事尤宜静,交情只可疏。屈伸当视蠖,湿沫戒如鱼。暖甚一窗日,三冬宜读书。

道樾阴阴密,畦泉活活流。梨成津向润,瓜熟子相钩。

倾心小圃阳初照,束火中庭雨不沾。袅那腰支浑欲舞,好令韩偓赋香奁。

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

酒旗摇曳柳花天。莺语软於棉。碎绿未盈芳沼,倒影蘸秋千。奁玉燕,套金蝉。负华年。试问归期,是酴醿后,是牡丹前。

齐眉举,彩侍紫霞卮。天上九朝凫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看晚香时。

所天之托半途蹉,刚把初心与岁磨。家法子孙多令器,门风文武两殊科。犹余三釜似荣矣,未拜五花如命何。自有彤编为不朽,断机那枉费工夫。

北斋有凉气,嘉树对层城。重门永日掩,清池夏云生。遇此庭讼简,始闻蝉初鸣。逾怀故园怆,默默以缄情。

霜日炫晴昼,意行春色随。平林花淡淡,荒墅草离离。竹径通幽处,山云薄暮时。壶觞情未极,飞鞚返青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