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编修昌龄挽诗

遗编三叹古稀声,分得乾坤一气清。
天上故人俱告老,江南小子尽知名。
琼花后土醒春梦,夜月空梁黯旧情。
地下修文书正朔,也知不独晋渊明。

作品评述

《苏编修昌龄挽诗》是明代张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遗编三叹古稀声,
分得乾坤一气清。
天上故人俱告老,
江南小子尽知名。
琼花后土醒春梦,
夜月空梁黯旧情。
地下修文书正朔,
也知不独晋渊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编修、苏昌龄等名士的挽歌之情。诗中描绘了古稀之年的苏轼,他的声音被遗传下来,与天地间的清气融为一体。天上的故人们也都渐渐年老,而江南的年轻才俊们却纷纷闻名于世。当琼花开放,大地苏醒时,春梦也醒来了,夜晚的月光照亮了旧日的情感。在地下,修书者们依然坚持修正历史,他们也明白自己不仅仅是晋代的渊明一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抒发对苏轼等名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天地、人事的描绘,展现了岁月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思想。诗中的"遗编三叹古稀声"形象地表达了苏轼的声音被遗传下来,成为后人共同的记忆。"分得乾坤一气清"表达了苏轼的声音与天地间的清气相融合,突出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华。"天上故人俱告老,江南小子尽知名"则对比了天上的故人们渐渐年老,而江南的年轻才俊们却纷纷崭露头角,显示了时代更迭、新旧交替的现象。"琼花后土醒春梦,夜月空梁黯旧情"通过描绘春花盛开、夜晚的月光,展现了时间的推移和旧日情感的沉淀。最后一句"地下修文书正朔,也知不独晋渊明"强调了地下修书者们对历史的修正和传承,他们明白自己不仅仅是晋代渊明一人,也肩负着历史的责任。

整首诗词通过对苏轼等名士的赞颂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同时,通过对人事易逝、时光流转的描绘,表达了对光阴的珍惜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运用,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推荐

梨叶初红蝉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枕簟乍凉铜漏彻。谁教社燕轻离别。草际虫吟秋露结。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多少衷肠犹未说。珠帘夜夜朦胧月。

人生八十,自儿时祝愿,这般年数。滴露研朱轻点笔,个个眉心丹字。萱草丛边,梅花香里,真有人如此。红颜青鬓,儿时依旧相似。堪笑生子愚痴,投身枳棘,欲了官中事。万叠关山遥望眼,遐瞬白云飞处。膝下称觞,门前问寝,幸有嵩谟子。更望此去,十分好学彭祖。

江郎何日化,千古镇长青。乍见人疑怪,多应地有灵。世间无此石,天上应何星。海外蓬莱岛,犹疑在杳冥。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诲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踟蹰。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丝丝丝共白,历遍风霜寒。君王岂轻剪,欲疗将军安。

院宇沈沈雨四垂,博山香断未多时。驱除春事封姨怨,贴水新荷又满池。

底事东风苦欲寒,不教诗客纵游观。无端虚把秋千送,落尽梨花似雪图。

黄叶归根静不风,回塘雪后正浟溶。山林有分吾当去,簪绂方兴子未慷。点检寒荣梅又动,思量暖事李将浓。桥南水北来还往,露布诗篇不必封。

仙禁祥云合,高梧彩凤游。沈冥求自试,通鉴果蒙收。文墨悲无位,诗书误白头。陈王抗表日,毛遂请行秋。双剑曾埋狱,司空问斗牛。希垂拂拭惠,感激愿相投。

汉帝抚戎臣,丝言命锦轮。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曲怨关山月,妆消道路尘。所嗟秾李树,空对小榆春。

夺鹤韬霞势渐浓,卷帘庭馆好支筇。乘查路阔寒凝冻,种玉畦平晓被封。天上瑶宫当月圃,海中银阙耸鳌峰。思君不得同吟赏,知在旗亭第几重。

劳禽不择枝,饥虎不畏槛。君子当固穷,无为仲由滥。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汉高偶试神蛇验,武王龟筮惊人险。四龙或跃犹依泉,小狐勿恃冲波胆。

晓来自点素馨汤,两朵莲花隔宿香。夜醉至今犹未醒,荔枝取次对离觞。

梅送清香到酒边,东君伎俩已先传。稜稜梢外殊无冷,点点花中各有天。霜洁冰清时未正,风和日暖老相便。一杯适意毋空度,添一年时减一年。

辞源浩荡输沧海,笔势飘飖薄紫霞。公府荐才犹未试,士林沦滞不须嗟。相逢转更开怀抱,一跌何尝挂齿牙。文帝欲兴三代治,可容贾谊在长沙。

杨待韶,塑得好。弄泥弄水,何曾养浩。休厮*、休乞诗词,好留心向道。细研穷,得寻讨。净里清中,自通玄奥。气神精、无漏丹成,跨云

平时兄弟间,如友相箴规。每於和顺中,切切而偲偲。笔砚三十年,风雨无停披。草衣而粝食,穴坯而败帷。子文实胜仆,而我先子飞。子不以脱获,便废锄与犁。有文绩如丝,有锋利如锥。拓开大规橅,不作小干枝。果然升春宫,粗惬心所期。对床味可永,今又征行西。此别固不惜,岂无

竹林多挺固多贤,子更夸修鼎盛大年。一缕千钧扶世绪,三条八韵压儒先。辟雍振鹭翔而集,幽谷鸣莺自此迁。可但积分縻好爵,事须学识细磨研。

万里长桥九节虹,一团暝色转朣胧。原多胜友居天上,更有同人在月中。剪翠堂前湘竹冷,飞花殿里海棠红。年愁百二吾皇悯,卅载三旋并御风。

望後月不落,偏於水底明。对悬双玉镜,并照一金钲。忽值山都合,浑无路可行。多情小花径,导我度千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