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诗翁下语写心声,说破云涛阻客行。
得意快吟三两句,放怀休数八千程。
时因极冻方回暖,水若无风还自平。
一点阳和消息好,江边柳眼又眠惊。

作品评述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是宋代阳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朝代:宋代,
作者:阳枋。
诗翁下语写心声,
说破云涛阻客行。
得意快吟三两句,
放怀休数八千程。
时因极冻方回暖,
水若无风还自平。
一点阳和消息好,
江边柳眼又眠惊。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在池口下的小港遭遇大风的情景。诗人以自己的心声表达了云涛阻挡了旅客行程的困扰。然而,诗人仍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慰藉,他心情愉快地吟唱着三两句诗,放松自己,减轻了长途旅行的劳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冷逐渐消退,天气回暖,水面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恢复了平静。阳和的阳光透过河边的柳树眼睛,再次使诗人安心入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在港口遇到大风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绪。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自己旅途中的不易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尽管遭遇困难,但诗人通过吟唱诗句来释放自己的情感,使内心得到一些宁静和放松。随着时光的流逝,春暖花开,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阳光透过柳眼的描绘,给人以希望和宁静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自然中找到的慰藉和心灵的安宁。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大风、平静的水面和阳光的照射,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生命的起伏。诗人的情感在诗词中得到了舒发,使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绪和意境。整首诗词给人以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丝宁静和平静。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废鞍高岳头。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麋鹿游我前。猿猴

管邻寒溪揖怪峰,径穿钜竹绿阴浓。幽人去后无猿鹤,冷落亭台湿藓封。

橘柚垂红百观秋。归途邂逅得寻幽。晴沙散策随山远,夜月回船信水流。胜处无诗端可恨,它时有酒更来游。相陪二妙平生友,老矣襟期共一丘。

春满郊原乐意融,野花庭草竞纤秾。惟余陵上青青柏,不向东风改旧容。

月色透窗寒,一夜素衾霜湿。无寐起来搔首,正参横人寂。此心重省已回肠,何况是行役。欲弃利名归去,奈楚天云隔。

欲写明妃万里情,紫槽红拨夜丁丁。胡沙望尽汉宫远,月落天山闻一声。

一春种得牡丹成。那知君遽行。东君也自没心情。夜来风雨声。追间阔,数清明。不应歌渭城。只愁河畔草青青。却须离绪生。

身名俱泰老尚书,叱驭宁辞万里途。两地恩荣真赫奕,四川父老定欢呼。乖崖袍带今重见,清献琴龟我更无。频向筹边楼上望,归来方畧上新图。

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城上昏烟四敛。画楼外、陡听更点。千里相思梦中见。恨年华,逐东流,随急箭。帘影参差转。夜初过、水沈烟乱。剩枕余衾故人远。忆闲窗,_云鬓,低粉面。

未若撩清兴,骑驴故绕山。松篁高下处,云日往来间。要是从今后,休教枉却閒。乌巾风弄影,画出我诗孱。

西来载病一扁舟,建业江山负胜游。杨柳经眠方自得,蒲帆临挂复迟留。长条似舞前溪曲,卷叶宜翻出塞愁。想见南朝旧人物,可怜能个样风流。

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捣衣曲。白袷丝光织鱼目,菱花绶带鸳鸯簇。临风缥缈叠秋雪,月下丁冬捣寒玉。楼兰欲寄在何乡,凭人与系征鸿足。

夜来风雨晓还晴,沙路无泥快早行。鸟语花容春自好,有生何处不安生。

西风趣秋去,何日放船回。不见澄江练,唯闻卷地雷。宦游双鬓改,飘泊寸心灰。落日乾坤里,微吟酒一杯。

即看白雁向南飞,又见黄花落短篱。河道便风容易上,客程过匣信难期。新霜飒飒吹杨柳,野老离离和竹枝。欲饮一樽难强进,且留清兴漫题诗。

经旬把擘言犹在,昨日题诗墨尚新。清晓访君呼不起,寝门一恸泪沾巾。

志在冥鸿上,舟行白鹭群。水花明晚色,诗态蔼春云。独立兴三叹,孤斟为十分。锦囊曾不惜,还遣野人闻。

轻尘不动雨霏微,堤外芹燕子飞。庭院日长帘幙静,含情脉脉看春归。

小楼春映远山横。绿遍高城。望中一片斜阳静,更萋萋、芳草还生。疏雨冷烟寒食,落花飞絮清明。数声弦管忍重听。犹带微酲。问春何事春将老,春不语、春恨难平。莫把风流时节,都归闲淡心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