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御笔临吴皇象如鹰帖赞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
于上品中,则有皇象。
汉歌大风,思士之壮。
帝临此书,猎渭怀望。
於昭诒谋,倚重惟将。
岂象之临,亦意之尚。

作品评述

《高宗皇帝御笔临吴皇象如鹰帖赞》是宋代岳珂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高宗皇帝亲笔书写的《吴皇象如鹰帖》的书法风格和赞美之辞。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皇帝的手笔临摹吴皇象如鹰的帖子赞
书法纯古,溯源至晋朝。在上品的作品中,有着皇帝的风采。汉歌大风,表达了壮士之气。皇帝亲自临摹这幅作品,心怀着猎渭的期望。在昭诒之谋中,他依赖并重用了将领。这幅作品的临摹,不仅彰显了皇帝的气度,也表达了他的意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高宗皇帝御笔临摹的《吴皇象如鹰帖》为主题,赞美了这幅作品的书法风格和背后的深意。岳珂通过简洁的语言,将皇帝的书法技艺与其身份地位相结合,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词提到这幅作品的书法纯古,溯源至晋朝,显示了作者对作品的历史渊源的重视。这种古朴的书法风格与皇帝的身份相得益彰,彰显了皇帝的威仪和品格。

接着,诗词以汉歌大风来表达壮士之气,将皇帝临摹这幅作品与壮志凌云的士人联系在一起。这种表达方式既赞美了皇帝的气概和胸怀,也突出了作品所蕴含的豪情壮志。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皇帝心怀猎渭之望,显示皇帝对作品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展望。此外,作者还提及皇帝在昭诒之谋中依赖并重用将领,表达了皇帝对将领的信任和赞扬。这种将皇帝的临摹与政治决策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更加突出了作品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将皇帝的书法临摹与其身份地位、历史渊源以及政治决策相结合,赞美了这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展示了皇帝的才华和胸怀,以及作者对皇帝的景仰之情。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一罂甘露。来自东陵圃。五色金盘摩诘句。到□聊消沉痼。割开碧玉棱层。嚼时牙颊生冰。可惜这般风味,不当六月炎蒸。

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人言无复雪,天意肯违时。宿麦争萌达,遗蝗绝类滋。年丰如可待,吾岂病长饥。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时人重花屏,独即胎化状。丛毛练分彩,疏节筇相望。曾无氃氋态,颇得连轩样。势拟抢高寻,身犹在函丈。如忧鸡鹜斗,似忆烟霞向。尘世任纵横,霜襟自闲放。空资明远思,不待浮丘相。何由振玉衣,一举栖瀛阆。

君去我来吟赏地,盘溪环绕翠微中。溪人似祠惊人语,不许从容一醉同。

秋雨弥空,冷侵窗户琴书润。四檐成韵。孤坐无人问。壮志消沈,喜入清闲运。常安分。炷烟飘尽。更拨余香烬。

羽毛摧落向人愁,当食哀鸣似有求。万里衡阳冬欲暖,失身元为稻粱谋。

陌头一树带风沙,零落寒香日欲斜。车马纷纷谁暇看,当年只合种山家。

虚院野情在,茅斋秋兴存。孝廉趋下位,才子出高门。乃继幽人静,能令学者尊。江山归谢客,神鬼下刘根。阶树时攀折,窗书任讨论。自堪成独往,何必武陵源。

木末云屯飞雨暗,柳梢水到水溪深。身随王事有行役,家在江南无信音。但得林泉堪著眼,莫将轩冕更关心。拂衣何日径归去,青鬓不禁愁绪侵。

世代虽殊道不殊,衣冠气貌列仙儒。自怜无计攀灵辔,岂意相从入画图。把袂拍肩归福地,抗尘走俗笑泥涂。苔痕还绕榴皮相,风雨东林壁半芜。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君家小圃占春光,眼看龙须百尺长。移向楼边并寒井,明年垂实更阴凉。

敝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箭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历历,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薄日烘晴,轻烟笼晓,春风绣出林塘。笑溪桃,并坞杏,忒煞寻常。东君处,没他後、成甚风光。翠深深,谁教入骨,夜来过雨淋浪。这些儿颜色,已恼乱人肠。如何更道,可惜处、只是无香。

独向双峰老,松门闭两崖。翻经上蕉叶,挂衲落藤花。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时逢海南客,蛮语问谁家。

夺袍吟处笔,垫角雨馀巾。黄绢才无敌,青藜杖有神。将乘醒典马,肯受庾公尘。老我知何幸,穷涂获卜邻。

山中白日暗,霏霏云雨动。信此非巫山,安能入郎梦。

笑俯修栏一欠伸,年来踪迹尚埃尘。几曾只字商量酒,强把篇诗料理春。风雨无情莺口啉,江山有恨柳眉颦。不知桃李成阴未,我欲行吟避醉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