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诗二首

丕承三后绩,盛烈古难陪。
纳谏书囊集,谈经殿阁开。
御弧圆月满,宸翰舞鸾回。
冠剑虽归葬,英风万祀恢。

作品评述

《仁宗皇帝挽诗二首》是宋代余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丕承三后绩,
盛烈古难陪。
纳谏书囊集,
谈经殿阁开。
御弧圆月满,
宸翰舞鸾回。
冠剑虽归葬,
英风万祀恢。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仁宗皇帝而挽诗,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赞颂和缅怀之情。诗中描绘了仁宗皇帝的辉煌事业和卓越才能,以及他的治国之道和文化贡献。通过对仁宗的称颂,表达了对他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豪迈的笔调赞美了仁宗皇帝的统治成就和仁德风范。首句“丕承三后绩,盛烈古难陪”,赞扬了仁宗皇帝继承了前任皇帝的伟大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得古代的英雄们也难以与之相比。接下来的两句“纳谏书囊集,谈经殿阁开”描绘了仁宗皇帝善于接纳谏言和治国之道,他广纳贤才,开放殿阁,倾听各方智慧,以求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下半首诗词则以华丽的意象来描绘仁宗皇帝的治国风范。诗中提到“御弧圆月满,宸翰舞鸾回”,形容仁宗皇帝如月亮般圆满,如鸾舞般高雅,展现了他的统治力和文化修养。最后一句“冠剑虽归葬,英风万祀恢”表达了即使仁宗皇帝已经过世,他的英勇风范和崇高精神将永远被后人所祭奠和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仁宗皇帝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对他的治国才能和仁德风范的赞美,展现了宋代皇帝的崇高形象,并寄托了对他永恒的追思和颂扬之情。

作者介绍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爲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爲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謚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爲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天南□□□重临,遗爱犹存蔽□阴。鼓角三城新令肃,袴襦万井旧恩深。养民但积和平福,莅事常持敬简心。远业设施殊未老,巨川东逝日西沉。

花边鹭立红云里,林下人行翠幄中。炎暑吾今知所避,全家移入广寒宫。

秋吟一轴见心胸,万象搜罗咏欲空。才大却嫌天上桂,世危翻立阵前功。廉颇解武文无说,谢脁能文武不通。双美总输张太守,二南章句六钧弓。

评君谁似,似长松千丈,离奇多节。骨瘦棱棱,文高荦荦,今日□来仙阙。走卒识公容貌,酋虏问公官阀。更史馆,一编书多少,频添勋业。 伟绝。今岁别。新绿名孙,又见枝生叶。底事七旬,双瞳如水,毕竟桂花方发。赐第彤墀秋早,又一瑶枢光洁。故人也,念相逢谁似,凤池同列。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有妹有弟奉亲慈,我因官事独此縻。涛江身隔一万里,永日心思十二时,恋豆岂能劳远驾,临流端欲赋清诗。故山尚有茅茨旧,端策何须更拂龟。

纷纷博局迭赢输,孰是真儒孰盗儒。履道宅佳多辇石,辋川亭巧恰临湖。可无诗唤刘郎和,偶有钱同郑老沽。却笑吴儿拚命者,潮头如屋靠腰壶。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青春恼人思跰跹,女郎市酒趣数钱。不道翁家久留客,红裆幔结赛秋千。学箫学鼓少年群,准拟春来奉使君。自向雕笼作行队,安排好曲写殷勤。珍珠络结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闻道使君重行乐,争携腰鼓趁年光。

潞府筋角劲,戴光因合成。因君怀胆气,赠我定交情。不拟闲穿叶,那能枉始生。唯调一只箭,飞入破聊城。

版本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

龙君鼎鼎出云关,分祀仙宫佛刹间。两月更无涓滴雨,问君何日可还山。

溪谷冰霜春到迟,老夫长夜只吟诗。凭谁说与中朝士?此是江南第一枝。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霑襟万条血。姮娥留笑侍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高唐妬归心不闲,招得对姨同作难。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采鸾。却疑周生怀月去,待到三更黑如故。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南枝乌鹊不敢哗,倚杖三叹风枝斜。明年强健更相约,会见林间金背螟。

路岐长不尽,客恨杳难通。芦荻晚汀雨,柳花南浦风。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却羡渔樵侣,闲歌落照中。

散发垂肩嬾更簪,一窗竹水对萧森。从来耻作资身策,老去终怀报国心。雷起鼻端秋枕石,泉鸣指下夜横琴。不缘羸病愁迎客,经岁何人肯见临?

撑傍羹鱼宋媪家,绿荷裹饭荐匏瓜。率真受用非随俗,尚欠风前雨笠斜。

袖拂西风,临古道、行行且止。遥指处、故园三径,归程十里。老虹青红疏雨外,远山紫翠斜阳里。更澄江、万顷白鸥轻,天连水。铜花锈,貂裘敝。空负了,平生志。慨几多往事,昨非今是。仙沉腰围缘底瘦,愁潘鬓影今如许。有元龙、百尺最高楼,君来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