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

素缣咫尺十分圆,淡墨浓阴画手传。
惟恐动摇天地窄,只应掌上握山川。

作品评述

《扇子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石。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素缣咫尺十分圆,
淡墨浓阴画手传。
惟恐动摇天地窄,
只应掌上握山川。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把扇子。扇子用素缣做成,大小正好,圆润典雅。画工使用淡墨和浓墨勾勒出了阴暗的山水画,技艺传承至今。诗人担心扇子一旦摇动,会让天地显得狭小,因此认为它应该只被掌握在手中,握住山川的景象。

赏析:
《扇子诗》通过对扇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扇子的独特情感和美学观察。诗中的扇子由素缣制成,咫尺大小,形状完美圆润,展现了精致的工艺和雅致的外观。而淡墨浓阴的山水画手法,则给人以深沉、神秘的感觉。这种画风的传承和流传,使得扇子背后蕴含了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传承。

诗人将扇子视为一种宝贵的物品,他担心扇子一旦摇动,会破坏了天地的宽广,表现出对天地宇宙的敬畏之情。因此,他认为扇子应该只留在手中,掌握住山川的景象。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尊重和对宇宙秩序的敬畏,同时也折射出他对艺术品的珍视和保护。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扇子的形象和诗人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扇子的热爱和对自然与艺术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物件的独特感悟,体现了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着脚孤高太出奇,冯空斜阳两三枝。大风动地吹崖裂,正是冰姿蕴藉时。

已邀入真率会,更约过天津桥。从此年年岁岁,莫负月夕花朝。

点检桑枌泪几行,羞和书屋总荒凉。孔明景略留遗传,分挂当年夜雨床。

短短檐楹飞小亭,先生家住绿杨阴。轩前乐意青山色,桥上行人流水心。半醉半醒时自舞,独行独坐更微吟。青鸾有约孤云外,立尽阑干到夜深。

读书破万卷,许身一何愚。赤骥顿长缨,健儿胜腐儒。

华台陈桂席,密榭宴清真。柏叶犹霜气,桃花似汉津。青尊照深夕,绿绮映芳春。欲忆相逢后,无言岭海人。

不喜长亭柳,枝枝拟送君。惟怜北窗□,树树解留人。圆缺都如月,东西只似云。愁看离席散,归盖动行尘。

新向金阶奏罢兵,长安县里绕池行。喜欢得伴山僧宿,看雪吟诗直到明。

抱瓮穷园叟,还山老布衣。死边常得活,闹处偶容归。钓恐鱼吞饵,棋忧客堕机。此心君会否?洗尽百年非。

扰扰香云湿未干,鸦领蝉翼腻光寒。侧边斜插黄金凤,妆罢夫君带笑看。

海阳天外已伤怀,白水墙头转自哀。却是人生难得好,两年只见哭声来。

车盖聊引步,浮云镇消忧。郧川梦泽地,古迹堪询求。白兆桃花岩,翰林栖此邱。

户户鱼蛮子,年年雁泊人。生资持网罟,迁徒逐冬春。岸俗从渠变,乡邻自我亲。殊胜倦游者,渺渺愧风尘。

玄冥相我作山行,卷却重阴放晓晴。但见峰峦互扃锁,不见宫阙隐峥嵘。云根洞穴篝灯入,井底波澜抚掌生。唤客入山还送客,淙琤犹记石泉声。

贯休入蜀唯瓶钵,卧病山中生事微。岁暮家家足豚鸭,老馋独羡武荣碑。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别乘向襄州,萧条楚地秋。江声官舍里,山色郡城头。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高阳诸醉客,唯见古时丘。

日日营幽事,时时有好怀。雨园残竹粉,风砌落松钗。伴蝶行花径,听蛙傍水涯。穷通了无谓,不必更安排。

青萝白石扉,霞薄动春晖。鹤去书空在,凫閒舄自飞。骖鸾仙驭远,出岫昔心违。拂衽雄风动,犹疑御寇归。

山脚踏墙头,全身尽呈露。殆类知己人,豁达吐心腑。秀色排闼入,意多默无语。晚来白雾起,对面不得睹。夜坐虚檐下,惆怅失佳侣。晓翠忽舒颜,为尔早开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