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萧绎的《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
拼音和注音
dì dé qià qū yǔ , chuí yī zhāng tài p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平:(形)平安无事:~盛世|天下~。[反]动乱|动荡。
区宇:区宇qūyǔ区域,天地别一区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萧绎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原诗
帝德洽区宇,垂衣彰太平。
黄唐惭懋实,子姒恧嘉声。
治家陈五礼,功成奏六英。
汲引留宸鉴,舟航动睿情。
法王唯一法,无生信不生。
因因从此见,果果自斯明。
元良仰副后,含一震鸿名。
龟藏逾启筮,鲁史冠春卿。
日宫佳气满,月殿善风清。
绮钱蔽西观,缇幔卷南荣。
金门练朝鼓,玉壶休夜更。
宫槐留晓合,城乌侵曙鸣。
露光枝上宿,霞影水中轻。
虚薄今何事,徒知恋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