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圜丘歌 云门舞

献以诚。
郁以清。
山罍举。
沉齐倾。
惟尚飨。
洽皇情。
降景福。
通神明。

作品评述

《周祀圜丘歌 云门舞》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周朝祭祀圜丘时的盛况和庄严的仪式,表达了向神明奉献诚心、希望得到神灵庇佑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献以诚。郁以清。山罍举。沉齐倾。
以真诚的心奉献供品。郁郁葱葱的香气弥漫。山罍高举,倾注香酒。

惟尚飨。洽皇情。降景福。通神明。
祭祀仪式庄严而盛大。洽合皇上的心意。祈求景福降临,与神明相通。

下面是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周朝举行祭祀圜丘的场景和仪式。圜丘是古代祭祀的重要场所,代表着与天地神明的联系。诗中表达了诚心奉献的精神和对神灵庇佑的渴望。

诗词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祭祀的过程。"献以诚"表达了庄严的仪式中的虔诚之心,"郁以清"形容了供品散发出的清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神圣庄重。"山罍举"则描绘了祭祀时高举酒器的场景,"沉齐倾"则形容了酒液从酒器中倾泻而出。

诗词的后半部分强调了祭祀的意义和目的。"以尚飨"表达了祭祀仪式庄严而盛大,旨在奉献给神明的美好事物。"洽皇情"意味着祭祀与皇上的心意相合,显示了统治者与神明之间的紧密联系。"降景福"寓意着祈求景福降临,希望得到神灵的庇佑。"通神明"则表达了与神明相通的愿望,希望能够与神灵建立密切的联系。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古代祭祀的场景和情感。它展现了人们诚心奉献的精神和对神灵庇佑的渴望,表达了人与神之间的信仰和敬意。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祭祀仪式的重视,以及他们对神灵保佑的向往。

诗词推荐

咨咨草根虫,瑟瑟叶上雨。休休退食人,落落谁与语。陈编竟日披,陋室随时处。此心苟自乐,贫贱亦得所。夷齐虽饿死,清风冠千古。颜子瓢屡空,宣父极称许。但当守吾仁,晋楚何足数。试看松与柏,矫矫傲寒暑。

长笑痴儿恋戏衫,拖泥带水漫卑凡。何如一动君王听,不入徒劳簿尉衔。细水循除空虢虢,泰山终古镇岩岩。可怜司马身华宠,晚作谀书拟奏函。

今日何日我心伤,出门下马走东冈。东冈路高人迹断,独立矫首望八荒。长空澹澹地莽莽,停云黯淡山凄苍。回薄浩劫何渺茫,冥默销沉寂无光。矜雄挟诈争强梁,百年在世如风狂。变化俯仰旋销亡,一丘已有万骨殭。旧骨未朽新骨藏,丘垅累累争相望。万事意欲一概量,齎志愤死世更长。

鸮室徒劳甚,鸠居奈拙何。田园空岁晚,梅柳得春多。径合思除蔓,墉高许附萝。呼儿净扫地,恐有故人过。

传家学术用如新,风采英英照七闽。澄按并开都督府,平反专奉太夫人。关河未定心忧国,麾节相仍泽在民。闻说青云多故旧,不应久作外台臣。

楚歌何自入燕关,闻是恩深早赐环。兰芷并含公子泪,芙容双照逐臣颜。句因谢客题精舍,疏与匡君乞障山。他日清觞那可共,天涯吾已倦知还。

搔首飞蓬四载余,尔音听玉几回虚。天边雁阵都成字,壁上蜗涎宛作书。露草侵阶苍藓滑,烟罗绕径绿筠疏。何堪骨肉同寥落,南北无由慰索居。

故家零落眼中稀,岁月峥嵘踏路岐。诗解穷人君莫恨,钱能使鬼我方知。片言折狱非无日,谈笑封侯会有时。一上梅山吊槃瓠,賸题佳句写幽思。

愦愦天公晓。精神殊乏少。一郡催曙鸡。数处惊眠鸟。其觉乃于于。其忧惟悄悄。张仪称行薄。管仲称器小。天下有情人。居然性灵夭。

士如圭璋,自然廉隅。一日无耻,不可以居。上帝降衷,毁败是虞。迁史作传,爰首饿夫。

茕茕荡子妻,空房守幽独。缠绵心绪长,吞声忍夜哭。背灯耿孤影,香冷云幕低。绝怜屋上乌,替人呜呜啼。

衣冠古雅御风行,为我迟留半日程。未盍簪时劳梦寐,一倾盖后见生平。相看惟有兴亡叹,欠死难将出处评。回首梅花古松下,忍寒终不惹春情。

赤舄登黄道,朱旗上紫垣。有心扶日月,无力报乾坤。往事飞鸿渺,新愁落照昏。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笾豆簠簋,黍稷非馨。懿兹彝器,厥德惟明。金石匏革,以和以平。由此无疆,期乎永宁。

鼂董青冥上,夔龙紫极边。五龙方夹日,九虎已当天。夷险丹心直,安危白发卷。吊湘人不去,何用解胶弦。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但具三心圆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神力不思议。临执尽,接引定无疑。普愿众生同系念,金台天乐共迎时。弹指到莲池。杜工部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名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历数阴功满巨编,皇天佑善信昭然。金闺密勿身通籍,云路连翩子著鞭。贝叶经中无别想,白莲社里得真筌。忽惊薤露傅新唱,愁锁松陵柳泽烟。

夜缆泊滩下,水村霜气凝。枯查拾沙渚,爨火乞渔灯。病客孤舟梦,寒江十月冰。辞家今几日,黄帽是亲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