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邂逅开尊,眼中有个人纤软。
袖罗轻转。
玉腕回春暖
韵处无多,只恼人肠断。
词将半。
近前相劝。
扑扑清香满。

作品评述

《点绛唇》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炎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邂逅开尊,眼中有个人纤软。
袖罗轻转,玉腕回春暖韵处无多,
只恼人肠断。
词将半,近前相劝,扑扑清香满。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邂逅的场景,诗人遇到了一个娇柔的女子,对她的美丽和温柔心生羡慕之情。女子轻轻地转动着袖罗,手腕上的玉镯随之摇曳,散发着春天般的温暖气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诗人只能感到自己的心思被这份美丽所困扰,令他的心肠断绝。他试图写出这份思念之情,但词句只能写到一半,于是他走近女子,试图劝解自己。女子身上散发出的清香弥漫开来,充满了四周的空气。

赏析:
《点绛唇》通过细腻而含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邂逅女子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对女子的细致观察和精准的描摹,如袖罗的轻转、玉腕回春等,展现了女子柔美的形象。同时,通过“只恼人肠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情感的困扰和无奈。诗人用“词将半”来形容自己写不出完整的词句,彰显了他内心的焦虑和无力。最后,女子身上的清香扑鼻,给人以愉悦和感动,也暗示了这种美好的邂逅只能停留在诗词中,无法得到实质的回应。

这首诗词以流畅的词语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特色。通过对细节的刻画,传递了作者对美和情感的感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作者介绍

杨炎正(一一四五~?),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万里族弟。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士,调宁远簿。五年,诏除架阁,未上即被劾落(《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七)。嘉定初迁大理司直,三年(一二一○),出知藤州,七年,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四、七五之四)。后以事戍琼州,十年,始北归(明正德《琼臺志》卷三二)。有《西樵语业》一卷。事见《诚斋集》卷七六《静庵记》、卷一一四《诗话》。今录诗二十一首。

诗词推荐

征帆西过忆匆匆,咫尺匡庐怅望中。天意留为今日计,春游恰与故人同。酒醒月落行侵晓,云断风来翠满空。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

宋词

雪碗冰瓯荐茗时,萧然相与对幽姿。一生肝胆何由俗,时有清风披拂之。

宋词

畏暑门稀问字徒,袖中妙语契周图。知君十倍侯芭学,老我非雄尚索涂。

宋词

呼得苍头数橐金,旋沽村酒过墙阴。焦琴不鼓知音断,冻笔频呵作意吟。扰扰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为寒心。凭君试向江边问,又涨晴波几尺深。

宋词

玉堂萧散古臞仙,一谪因循不记年。花落东风闲不扫,莺啼晓日醉犹眠。买山仅了种瓜地,把钓因乘载鹤船。独立风骚无着处,朗吟声过乱云边。

宋词

岸涨鱼吹沫,山空石转雷。

宋词

莫辞同宿掩书帏,兵后萧条故旧稀。预恐明朝风雨歇,满江春水送君归。

宋词

梧郤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三阳改岁万物泰,和气上与游云凝。清河沙河柳色动,近山已有游人登。南飞六骥想回首,足底不见阴山冰。甘泉荷橐事已远,洛桥轫车材弗胜。

宋词

南州君去为寻医,病色应除似旧时。久别莫忘庐阜约,却来须有洞庭诗。金陵往岁同窥井,岘首前秋共读碑。两处山河见兴废,相思更切卧云期。

宋词

朝来日当窗,晚矣犹未落。梅开怪璀璨,信是日初薄。勿云丈席地,可咏亦可酌。岁月与情怀,宁须问今昨。

宋词

真源不皱风,月兔影澄水。枯情但恬如,默默饱禅味。家风乃廓然,当年第一义。机轮转有方,万化出弹指。

宋词

山蹊容车箱,深入遂有得。古寺依岩根,连峰转相揖。樵苏草木尽,佛事亦萧瑟。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双碑立风雨,八分存法则。云昔义靖师,万里穷西域。《华严》具多纸,归来手亲译。蜕骨俨未移,至今存石室。遗文尽法界,广大包万亿。变化浩难名,丹青画京邑。粲然共一理,

宋词

居士眼睛吞佛祖,衲僧鼻孔透乾坤。眼睛鼻孔初无间,万古宗门结痛冤。

宋词

冻卉虽臞甚,含英山意催。斲冰冲晓色,绽绿透春回。健步故人信,流芳好事杯。不论山水僻,往往拾香来。

宋词

苍崖棱层草芊绵,巨木半死生枯烟。羸牛日晚已噍草,稚子天寒犹打钱。

宋词

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宋词

轻甘相润泽,清苦自磨磋。数矣充周赋,优哉中汉科。上分之左竹,公付以南柯。天不憗遗意,其如人望何。

宋词

仓颉史籀世既远,斯冰徐张称善书。有元绝华部与赵,俗工纷纷讹鲁鱼。铁锥画沙钗折股,会稽峄山化黄土。尚幸新泉丹井存,更有吴兴能复古。鸿都石经劫火焚,枣木翻刻随飞尘。三碑矹硉许昌里,字画犹为人见珍。青城先生虞阁老,远继中郎名誉早。后来更数萧与杨,一代规模尽完好。

宋词

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胡结束。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乌虖国君之雠通百世,无人按剑决大议。何当偏师缚颉利,一驴驮载送都市。

宋词

溪山无处著纤尘,翠壁苍漪衬月痕。可惜人间清绝地,苇间渔父与平分。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