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至安乐坊,隔林望见霜铿岭两峰特奇

天知老子厌凡山,别放潜环伏宝看。
一行横林遮岭脚,两峰如笋出云端。
举头瞥见还惊遯,到骨清奇特地寒。
彼此相遭有缘法,悔将嗔喜触漓岏。

作品评述

《未至安乐坊,隔林望见霜铿岭两峰特奇》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远望山峰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未到达安乐坊,透过林木望见霜铿岭两峰特别奇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天知老子厌凡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天地之间的山峰是老子所厌弃的尘世之物。而“别放潜环伏宝看”则表达了作者对山峰的赞美,将其比喻为隐藏的宝藏,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其独特之处。

诗中的“一行横林遮岭脚,两峰如笋出云端”描绘了山峰的形态,以横林遮蔽山脚,两峰如同竹笋般突出云端,形象生动。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山峰的雄伟和壮丽。

诗的后半部分,“举头瞥见还惊遯,到骨清奇特地寒。彼此相遭有缘法,悔将嗔喜触漓岏。”表达了作者在远望山峰时的感受。作者举头瞥见山峰时感到惊讶和惊叹,山峰的清寒之气使作者感到独特和奇异。诗中的“彼此相遭有缘法”表达了作者与山峰相遇的缘分,而“悔将嗔喜触漓岏”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情绪的反思,意味着作者后悔过于情绪化地对待这次相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情感表达细腻,给人以深思和赏识之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驱马下遥川,残阳促晚鞭。高林夹广道,乱水入平田。村落晴如画,桑林昼起烟。飞鸿正南下,归意满云边。

宫额新涂一半黄。蔷薇空自效颦忙。澹然风韵道家妆。可惜今宵无皓月,尚怜向晓有繁霜。何妨手捻一枝香。

桃李粗疏合负荆,岁寒标格许谁并。花中有道须称最,天下无香可斩清。倚竹向人如少诉,临流窥影更多情。何当唤取湘累起,伴我空山茹落英。

万里,不可到。天台有司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绛阙,可往从之。”自然乃还,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论》七篇,《枢》一篇,年百余。将终,谓弟子曰:“吾居玉霄峰,东望蓬莱,尝有真灵降焉。今为东海青童君所召。”乃蝉脱而去。其后,李太白作《大鹏赋》云:“尝

苔茵无地著红尘,花草含芳一笑新。不待东君能剪刻,相公笔力挽回春。

满窗疏韵伴吟声,别夜犹怜枕簟清。见说解梁难种植,此君相别若为情。

人言多技亦多穷,随意文章要底工。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

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城角为秋悲更远,护霜云破海天遥。

人在莺花里,春归杖屦中。风迎何处鹤,宿我洞门松。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腊月行舟冰凿罅。潜鳞透暖偏堪射。岁岁年年篷作舍。三冬夜。牛衣自暖何须借。滕六晚来方命驾。千山绝影飞禽怕。江上雪如花片下。宜入画。一蓑披著归来也。

冰池媚影早春时,转眼累累子着枝。调饪可能无好手,太羹真味付谁知。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毫端万态斗森严,山比崇高粟比纤。学博自应前辈似,才多真可万人兼。心传家法书仍在,腹有成章笔未拈。雄辩纵横皆正论,却羞季子尚飞箝。

满园红紫春无限,尽日飞鸣鸟自由。夜雨朝晴风日好,尽舒云锦不能收。苔封池面草芊绵,鸣蚓跳蛙意若便。颇觉风云有奇变,翻盆一雨便潺潺。

上苑通丹禁,修林绕玉堂。周阿纡缕槛,并干擢新篁。萧洒骈瑶甃,连翻拂璧璫。虬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晓泊烟华重,晴留雨气凉。分音成律吕,齐秀待鸾凰。碧借云霞润,清依日月不。物情知有为,天造固无方。比节群诚合,虚心至道彰。吾君愈勤德,不敢有嘉祥。

寒原何处哭,下马欲销魂。白日数行泪,黄柑十里村。传家犹墨绶,聘妇尽朱门。似此何多恨,空沤不要论。

碧涧潺潺暮山紫,闭关危坐心如水。窗间微见一枝横,鼻观得香尤可喜。

白沙青石小溪清,鱼入疏罾艇子轻。谩说南荒风景异,此时真似剡中行。

维土作德,维帝御行。含养载育,万物以成。有严祀典,荐我德声。神其歆止,永用亿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