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

笋轿冲烟落翠巅,白岩山裹借床眠。
饱听溪水云深处,笑索梅花雪后天。
几世世修三世福,万灯灯是一灯缘。
吾生误读磨崖颂,落得吴霜点鬓边。

作品评述

《题智门寺寄住山伊岩玉老》是宋代诗人宋伯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山间智门寺中的生活情景。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山林中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首句"笋轿冲烟落翠巅",形象地描写了笋般的轿子冲破云雾,落在翠绿的山巅上。这一景象既有凌空而下的壮丽,又有山林的静谧,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

接着,诗人写到自己在白岩山的智门寺中借床而眠。这里的白岩山象征着纯净和高洁,寺庙成为了诗人安身的地方。通过借床眠睡,诗人融入了山林之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舒适。

第三句"饱听溪水云深处",表达了诗人在山寺中聆听溪水声音的愉悦。这里的溪水和云雾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梅花盛开的景象,这是雪后的一幅美丽画面。梅花在寒冷的天气中绽放,象征着坚强和顽强,给人以生命的力量和希望。诗人在欣赏这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赞美和喜悦。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命运的思考。"几世世修三世福"意味着多世修行,积累了三世的福报。"万灯灯是一灯缘"表达了万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每一盏灯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意义。诗人意识到自己的一生都是在寻求真理和福报的过程中度过的。

最后两句"吾生误读磨崖颂,落得吴霜点鬓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真理的一种自省和反思。"磨崖颂"指的是佛经,诗人认为自己误读了佛经,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吴霜点鬓边"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苍老和岁月的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嘉熙戊戌家马塍稿。

诗词推荐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旗纛早开擒虎帐,戈鋋初发斩鲸舟。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

久客孤舟上,天涯漱晓津。野芳桤似柳,江霁雪和春。吏叫能惊鹭,官粗实害身。何当穷蜀境,却忆滞游人。

羽服悬知澹不妍,五更清吹月明前。明朝多少尘劳事,自倚虚檐一怅然。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野鸟栖尘座,渔郎奠竹杯。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

平生自许岁寒操,醉日移来三十丁。底事此君亦移转,连明风雨唤教醒。

是处小街斜巷,烂游花馆,连醉瑶卮,选得芳容端丽,冠绝吴姬。绛唇轻、笑歌尽雅,莲步稳、举措皆奇。出屏帏。倚风情态,约素腰肢。当时。绮罗丛里,知名虽久,识面何迟。见了千花万柳,比并不如伊。未同欢、寸心暗许,欲话别、纤手重携。结前期。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飞飞鸿雁旧山川,有泪沾衣感昔贤。猛拍阑干因猛省,从来沧海变桑田。

叔子声名千古香,几多遗爱在襄阳。后来景行瞻先哲,善政丰碑共久长。

非衣不传於法,非法不授於衣。衣既已授,法若为传。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今朝风日好,来泛武陵溪。碧水寒依岸,苍林远护堤。沙光摇野马,人语散凫瑽。二月桃花发,还应处处迷。

策杖南山去。到南溪、谁家宅院,欺人先渡。羽扇徐麾童仆退,翠柳白沙西路。帝赐我、阆风玄圃。一片飞来红叶阔,细看来、上有双鸾句。应念我,尘中住。眼前儿女闲相语。怪人间、禁烟时节,安排樽俎。为道从来寒食好,且莫思量今古。共绿水、春风鸥鹭。望我壶天天未晚,记碧桃、

出拥楼船千万人,入为台辅九霄身。如何更羡看灯夜,曾见宫花拂面春。

有件伡遮,算好事、大家都知。被新家矍索后,没别底,似别底也难为。识尽千千并万万,那得恁、海底猴儿。这百十钱,一个泼性命,不分付、待分付与谁。

十载青油驻岘山,屹如一柱倚人寰。身畴雨足春犁乐,榆塞风清夜柝闲。威望龙堆毡帐外,动名麟阁鼎彝间。命圭指日催裴度,乐府无烦唱玉关。

白发坐钩党,南迁濒海州。灌园以餬口,身自杂苍头。篱落秋暑中,碧花蔓牵牛。谁知把锄人,旧日东陵侯。荔子无几何,黄柑遽如许。迁臣不惜日,恣意移寒暑。层巢俯云木,信美非吾土。草芳自有时,鶗何关汝。下居近流水,小巢依岭岑。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炉香入幽梦,海月明

妾面羞君面,君心异妾心。那能不念母,却遗别人金。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蒙 通:濛)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好是步虚明月夜,瑞炉蜚下醮坛前。(见《玉堂闲话》)

一声苍壁裂,再奏蛟龙悲。事往迹犹在,山空人不归。

自性圆融不碍为,浮云枯木任风吹。莫怪道人无伎俩,犹如浮木歇盲龟。应化非真不逆心,有无俱遣道须成。相逢便肯无空过,合浦桥边验果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