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值清明八首

客路逢寒食,禾身出已齐。
清溪三汊浅,白鹭一行低。
禊饮心何在,茅峰路恐迷。
随时随有乐,何处不幽栖。

作品评述

《上塘值清明八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描述的是作者在清明时节来到上塘,触景生情,抒发了对自然景色和心境的感慨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之美的领悟。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自己是在客路上偶遇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的,禾苗已经齐刈收,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农事劳作的进行。接着,诗人写道清溪的水流平缓,有三个浅滩,白鹭鸟低飞,这一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也勾勒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接下来,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提到了禊饮,禊是古代一种祭祀仪式,这里用来象征宴会和欢乐,但作者却感到心不在焉。他说茅峰路上恐怕会迷路,暗示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然而,他又表达了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态度,表示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乐趣,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够找到宁静和安逸。

整首诗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色的描绘来烘托诗人的情感,通过对禊饮和茅峰路的提及,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担忧。最后,通过强调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乐趣和宁静,表达了一种豁达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客路逢寒食,禾身出已齐。
清溪三汊浅,白鹭一行低。
禊饮心何在,茅峰路恐迷。
随时随有乐,何处不幽栖。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对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思考和感悟。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具体的描绘和抽象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内心的感受。整首诗以平和、宁静的语调贯穿始终,给人一种宽慰和安静的感觉,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诗词推荐

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痴蛾乱扑灯难灭,跃鲤傍惊电不收。何事梨花空似雪,也称春色是悠悠。

战国韩余壤,王畿汉旧京。南围山峙秀,东泛洛浮清。女几荒遗庙,宜阳认故城。千秋迷佩玦,百战有榛荆。路失三乡驿,岗余世祖营。山疑熊耳甲,墓记赤眉兵。昌水行宫废,谷州遗堞倾。断壕收剑镞,耕陇得瑶琼。姬冢丘陵抱,韩祠草木平。传家亡谱牒,怀德荐牢牲。峡势开双璧,川形

未赴吾君凤诏徵,蒲轮何似板舆荣。自期物外长无事,谁觉人间已有名。饵术肯尝锺鼎味,纫兰应笑佩环声。洛南迁客堪羞死,犹望量移近帝城。

梅要山傍水次栽,非同弱柳近章台。重重叶叶花依旧,岁岁年年客又来。虽爱千枝竞繁密,还嗟短发已衰颓。郎官博士留车骑,拥蔽修篁为斫开。

年来视物隔褷褵,只有昏花似退之。强起归鸿聊自放,妙穿悬虱恐难为。相亲黄奶交亲绝,见代青姑事寖危。写照苦添云蔽日,不应更诮虎头痴。

华容芦荻里,一炬可无遗。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

万丈融峰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螺簇山低青点点,线拖远水白迢迢。当门老桧枝难长,绝顶寒松叶不雕,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尽雪方消。猥岩老衲针常把,度夏禅僧扇懒摇。雷向池中兴雨泽,鸟於窗外奏萧韶。游人未必长居此,暂借禅房宿两宵。

渴乌滴尽三更雨,铁凤敲寒六月风。汤饼困来茶未熟,为师摇梦作丁东。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一扫园林寂寂空,抱枝蝴蝶尚寻红。摧残老物无人惜,不比穷秋九月风。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越相家声千载後,商公旧隐白云西。坐令贪懦趋忠厚,寄语狂童勿芥鸡。

南枝已见春消息。今年为寿方知得。俾尔炽而昌。流霞浮暗香。蓬壶清浅水。笑指云阶喜。高论有规模。平戎赋两都。

喜秋晴。淡云萦缕,天高群雁南征。正露冷初减兰红,风紧潜凋柳翠,愁人漏长梦惊。重阳景物凄清。渐老何时无事,当歌好在多情。暗自想、朱颜并游同醉,官名缰锁,世路蓬萍。难相见,赖有黄花满把,从教渌酒深倾。醉休醒。醒来旧愁旋生。

门外风尘付一吁,何妨稼圃学樊须。由由本自人难浼,皎皎奚忧我易污。

门人唯诺亦寻常,彼此如何较短长。自是旁人不曾识,指为鸣凤在朝阳。

开尽荼醾白昼沉,枝头声已变春禽。落花莫遣东风恼,小立閒庭爱绿阴。

至音岂寂透希夷,珍重幽田为发挥。妙用何关新卷叶,圆通自有倒闻机。梦中鼓响生千偈,觉後舂声失百非。寄语爵阴吞贼道,玉床安稳坐朱衣。

静境绝过从,昼门开更慵。荒林失轻雾,寒日下危峰。曳履寻花圃,搜诗到暮锺。谁言淹泊意,无酒为浇胸。

君知至乐本难名,何事犹令谷应声。植杖自锄园草绿,挂瓢时浥涧泉清。了无歌吹娱宾人,只有诗书养性情。却恐仁人尚蒿目,又须凭酒破愁城。

萧萧十月菊,耿耿照白草。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风霜要饱更,独立晚更好。韩公真躁人,顾用扰怀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