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花

繁红落尽始凄凉,直道忘忧也未忘。
数朵殷红似春在,春愁特此系人肠。

作品评述

《忘忧花》,是唐代吴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繁红落尽后的凄凉景象,但忘忧花同时也带给人们希望和慰藉,表达了春愁系人心肠的情感。

忘忧花是一种象征着忘忧和希望的花朵,在繁红的时候能给人带来喜悦和安慰,即使花谢了,仍然在人们的心中散发着希望和温暖。

诗意上,忘忧花成为了诗人的心灵寄托,象征着对忧愁和痛苦的遗忘,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诗中表达了繁红落尽后的凄凉,但在忘忧花的存在下,诗人依然坚信希望仍在。

这首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花灿烂的一面以及花谢后的凄凉,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同时,诗中融入了忘忧花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痛苦时,仍能怀揣希望和乐观的信念。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鼓舞力,使读者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心。

《忘忧花》表达了对于困难和痛苦的忍受和超越,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的花朵的变化也是人生的变迁,通过这种生命的存在与衰败,体现出人生的无常和难以预测的性质,但也带给人持续的希望和温暖。这首诗给人以启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和逆境,我们都要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信希望总在未来。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从来道体播翔沈,黉序舂容领佩衿。庭草静中春不老,岭梅孤处日相雪。艮蒙已探圣贤蕴,剥复方知天地心。赖有诸公扶大道,如予未害入深林。

虏退边方得暂宁,枣儿红近莫休兵。汉家错信和亲议,不见胡雏与父争。

侍臣鸣珮出西曹,鸾殿分阶翊彩旄。瑞气迥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

丹凤飞来紫诏香,六龙初日上扶桑。汉廷第一垂清问,潭府三元有故常。赋客从来推屈宋,文星依旧照衡湘。夜凉天宇清如洗,翼轸光中见柳张。

石氏遗文在,凄凉见故园。轻风思奏乐,衰草忆行轩。舞榭苍苔掩,歌台落叶繁。断云归旧壑,流水咽新源。曲沼残烟敛,丛篁宿鸟喧。唯馀池上月,犹似对金尊。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周道洽平,声动文成。周王弃善,俗移风变。哀乐异心,治乱殊音。心发言從,影响攸同。政行音类,埙篪靡异。实教化之所由,故能经乎天而纬乎地。

古邑蓬池上,私居市道邻。初抛三釜粟,来作一廛民。乞火黔薪突,繙经振隙尘。何从复何去,更欲问圆神。

春草萋萋绿渐浓。梨花落尽晚来风。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朱箔影移无限恨,玉箫声转曲将终。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

池上木芙蓉,晓寒摧折之。绿叶未尽雕,红芳已先萎。空得拒霜名,憔悴不得持。人生亦如此,荣盛须及时。少壮不久留,老疾仍相随。腾腾当任运,惨惨徒自悲。万古同有尽,华颠无再缁。及今幸强健,不乐将何为。

翰墨场中对抗旌,黄陈一笔万钧轻。武安屋瓦秋鼙震,湘水波光夜月晴。沮洳求鱼真自笑,渚涯向若倍驰情。吾生恨落任公后,不见投纶掣海鲸。

展卷才披别后诗,倡余和汝愧犹迟。书来唤去有前约,力换莫留聊后期。徵逐里闾平日事,飘零山水异时思。从师千里多君志,糊口四方怜我饥。

冶父山门斋粥粗,文章佛法一时无。地炉些子无烟火,且与禅人乐有余。

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胸中千古蟠锺阜,一死鸿毛断不移。

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

化工吝幽香,斑斑被花木。氤氲寒岩桂,高韵盖群馥。无人尽日芳,守志何幽独。士介耻求知,女贞惭自鬻。凄凉楚山秋,樛枝吐金粟。浅水映轻明,微飙发含蓄。楼端静忽闻,马上遥相逐。踟蹰为延伫,但见林峦绿。瓶罂谁折赠,清芬閟庐屋。久处不自知,乍至弥郁郁。客悲芳岁暮,梦绕

岁寒我与偶,独抱幽贞长。笔下孤梢瘦,冰花纸上香。

悲商吹尽枝间绿。绛萼含冰玉。为谁搀早冒寒开。应念天涯憔悴、挽春回。玉壶自酌清漪满。又识东风面。夜深斜月印窗纱。好在数枝疏瘦、两三花。

三吴豪侠骋轻肥,尽是当年襁褓儿。鬓发苍苍颜色改,问翁如此复何为。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