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二首

投老参陪杖屦间,颇容摘宋更薰班。
端能面我九年壁,不惜分君一半山。
绝喜庚桑来畏垒,懒为涑水续君滩。
夷居巷处何尝陋,但看当年孔与颜。

作品评述

《次韵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投老参陪杖屦间,
颇容摘宋更薰班。
端能面我九年壁,
不惜分君一半山。

绝喜庚桑来畏垒,
懒为涑水续君滩。
夷居巷处何尝陋,
但看当年孔与颜。

译文:
我拄着拐杖,穿行在老参茅屋之间,
颇有幸能摘下宋代更薰(书香)的一枝。
你坚定地面对着我九年的墙壁,
毫不犹豫地与我分享半座山峰。

我再也不喜欢庚桑来袭的声音,因为它会打破我的隐居,
我宁愿懒散地继续在清涟的水边与你共享滩头。
我虽然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却从未感到卑微,
只因我看到了孔子和颜子当年的风采。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隐居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刘克庄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老参"指的是茅屋,"杖屦"指的是拄杖和草鞋,象征着清贫朴素的生活方式。诗人以自己与友人的交往为线索,表达了对友情和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老参茅屋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诗人感到非常高兴能够摘取到来自宋代更薰的文化馈赠,显示了他对文化的珍视和对友情的重视。第二首诗表明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追求,他宁愿与友人共享宁静的生活,享受自然之美,而不愿意被喧嚣和世俗所困扰。最后两句表明,诗人虽然居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却并不感到自卑,因为他在生活中看到了像孔子和颜子这样的伟大人物,从而获得了精神的满足和自豪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刘克庄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居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表达了对清净、自由、朴实的向往。他用"老参"、"杖屦"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中的"宋代更薰班"一句,表明诗人对宋代文化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他与友人在文化交流中的欢愉。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友情和人文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词具有鲜明的宋代特色,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然、向往的生活理念,强调了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人通过将自然景物与情感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对隐居生活和纯朴情感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整首诗以平淡、朴实的语言风格为特点,没有过多的修辞和华丽的辞藻,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种平实而真挚的表达方式,使诗词更贴近普通读者的生活经验,增加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总之,《次韵二首》这首诗词以自然、隐居的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清净、自由、朴实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红铅拂脸细腰人,金绣罗衫软著身。长恐舞时残拍尽,却思云雨更无因。

邦计伤虚耗,边民苦乱离。诸公事缄默,三学论安危。灾异天垂戒,修为国可医。传闻上元夜,绝似太平时。

锦鳞衔饵出清涟,暖日江亭动鲙筵。叠雪乱飞消箸底,散丝繁洒拂刀前。太湖浪说朱衣鲋,汉浦休夸缩项鳊。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

湖州士子,姓外不详,宁宗嘉定间有戏和杨长孺诗。整风了《鹤林玉露》乙编卷一。

宋朝受命政维新,魏国称为社稷臣。空使终年读论语,如何不做托孤人。

翘翘车乘力招贤,建业山河五十年。欲问兴亡无问处,一声山鸟忽来前。

阴灵曜祉,轩曜降精。祥符淑气,庆集柔明。瑶俎既列,雕桐发声。徽猷永远,比德皇英。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不被邪魔所惑,各各尽淘真理。亦非夜聚晓散,亦不远寻山水。亦不发愿烧香,亦不弃离妻子。不咽众生血味,便敬六亲九祖。誓不饮酒猖狂,不入牢狱苦楚。见利

舍南舍北雪独存,山外斜阳不到门。一夜冷香清入梦,野梅千树月明村。

流水断桥边,笙歌拥画船。日酣花半醉,春困柳三眠。策杖登云洞,观鱼上玉泉。凤城归去晚,山锁万重烟。

南楼百尺馀,清夜微埃歇。天会诗人情,遗此高高月。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驱风游四海,东过

背触非遮护,明明直举扬。吹毛虽不动,遍地是刀枪。

下帷闻说尽英奇,赋就三都墨未醨。分比楚兰同讲学,文逾荆玉不遐遗。豹藏烟雾聊相与,蚌剖珠玑要及时。龙虎他年题淡墨,绿衣皂盖看风姿。

秋物向摇落,客心真悄然。高风已凉夜,澹月始晴天。拂幌单綀怯,凝尘故扇捐。露华休早滴,羁鹄不曾眠。

西州玉局飞仙,霓裳曾侍槐龙翠。飞花丽句,雅音犹在,有人庚未。千载峨峰,一江川练,又练清气。叹瀛洲路近,刚风吹断,漫自有,凌霄意。草碧寒窗静里。折琼枝、小栏同倚。新吟婉美,西施态度,慵梳洗。按羽调丝,雪儿薄相,为君心醉。恨高楼暮隔,江城花暗,碧云遥睇。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曲径穿深樾,支流旁小亭。鸟将云共远,天与树俱青。水色清堪掇,风声静可听。壁间余地在,落笔记曾经。

平波浅草横塘路,曾挽扁舟冲急雨。朱颜绿鬓气催嵬,欲斥九关挥玉女。万古功我付汗青,九天光宠生门户。邯郸一梦两周星,霜压孤蓬日始晴。风树不停身已老,病容衰鬓鬼犹惊。东鸟西兔自昏晓,北来南征几时了。海上欲觅安期瓜,山间却值孙登笑。泽畔殷勤讯渔父,掉头不言吾已悟。

芙蓉峰下扬雄宅,路入城堙里三百。有山无粟养鸡豚,有水无入捕鱼鳖。山翁菜色流清涎,齿颊连月无腥毡。客来问我何所有,手指万壑烟霞边。青芹不似芦蒿美,石芥防风空剔齿。蕨脑才抽稚子拳,芦牙已迸佳人指。儿童不待明朝阳,花襟路湿争慌忙。携笼拍塞贮不尽,归来满袖春风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