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梓州牛头寺

月去檐三尺,川云入寺楼。
灵山顿离众,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翻经诵若流。
窗闲二江冷,帘卷半空秋。
诏散松梢别,棋终竹节收。
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
鹤梦生红日,云闲锁梓州。
望空工部眼,搔乱广文头。
石室僧调马,银河客问牛。
晓楼归下界,大地一浮沤。

作品评述

秋宿梓州牛头寺

月去檐三尺,
川云入寺楼。
灵山顿离众,
列宿不多稠。

篆字焚初缺,
翻经诵若流。
窗闲二江冷,
帘卷半空秋。

诏散松梢别,
棋终竹节收。
静增双阙念,
高并五翁游。

鹤梦生红日,
云闲锁梓州。
望空工部眼,
搔乱广文头。

石室僧调马,
银河客问牛。
晓楼归下界,
大地一浮沤。

诗词中文译文:

月亮已经升起三尺高,云雾飘入寺楼。灵山突然离开了繁忙的凡人世界,星星的数量并不多。

篆字书写有些破损,但是翻阅经典时确如流水般清晰。窗外静谧地漂浮着两条江河,窗帘卷起,秋风吹拂。

皇家诏令散播到松树顶端,结束棋局时收起竹节。寺庙的静谧增加了对高官的思念,五位智者一起游玩。

鹤儿梦见红日升起,云朵悠闲地锁住了梓州。望着天空,眼睛放射出明亮的光芒,头上的头发凌乱。

石室的僧人调动马匹,银河中的旅客询问牛头寺。黎明时分,回到地面,大地仿佛上浮一般沸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洞在秋天宿在梓州牛头寺时的景象。诗人以简洁而凝练的笔触,描绘了月亮升起、云雾飘入寺楼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寺庙中的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净宁静的向往和对禅宗修行的推崇。诗人还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绘鹤儿梦见红日升起、云朵锁住梓州的情节,表达了对宗教信仰和自然界奇妙现象的敬畏之情。全诗以寺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和人文的美好。整首诗感觉简洁而深邃,给人以安静、恬淡的感觉。

作者介绍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诗词推荐

何处丈夫儿,不知名姓谁。弟兄三恂相,上下两灵祠。江海为疆域,风雷听指麾。与人作方便,慷慨似生时。

切磋长恨我空疏,甚喜同门各起予。赠别懒为名利语,洗心深读圣贤书。

久坐意不怿,掩卷聊出游。一筇吾事足,安用车与驺。浮生了无根,两踵蹋百州。常忆航巨海,银山卷涛头。一日新雨霁,微茫见流求。西行亦足快,纵猎南山秋。腾身刺猛虎,至今血溅裘。命薄每自笑,校尉略已侯。短剑隐市尘,浩歌醉江楼。颇疑屠博中,可与共奇谋。丈夫等一死,灭贼

琐窗珠户别离难,兰蕙柔姿惜易残。曲断瑶筝银甲冷,书留锦字墨花干。罗衾积梦惊春晚,宝鸭销香觉夜寒。槛外碧桃花自好,一年芳景共谁看。

写就秋词雁景稀,背灯无语独眠迟。画栏点滴芭蕉雨,一夜将愁向阿谁。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丛鬓愁眉时势新,初笄绝代北方人。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乍听丝声似竹声,又疑丹穴九雏惊。金波露洗净于昼,寂寞不堪深夜情。琥珀尊开月映帘,调弦理曲指纤纤。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乳燕双飞莺乱啼,百花如绣照深闺。新妆对镜知无比,微笑时时出瓠犀。

捧来前面请安名,黄蘖高高唤一声。剖出从前真面目,从兹佐得国风清。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寺门松未老,早有鹤来栖。一夜枕衾冷,半天风雨啼。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

巫山神女欲回车,滕六留云布玉华。流水不冰翻有气,老梅虽冻自宜花。幸逃僵死榆关戍,相伴饥眠草屋家。种麦已迟天岂恝,一声晴意晓檐鸦。

芬馥天边桂,扶疏在月中。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皎皎舒华色,亭亭丽碧空。亏盈宁委露,摇落不关风。岁晚花应发,春余质讵丰。无因遂攀赏,徒欲望青葱。

虚飘飘,虚飘飘。禹门三级浪,仙子百花桥,雪霙轻作霰,檐溜冻成条。游丝千尺纲春色,掣电一抹收远霄。虚飘飘,此时幻聚犹坚牢。

吾兄喜酒人,今汝亦能饮。一杯归诵此,万事邯郸枕。

黯淡四山暮,凄凉千里秋。功名常叹老,衰病岂禁愁。孤雁影谁伴,乱蛩吟不休。一身天外客,云尽是乡州。

竹国风世界,梅兄雪友朋。地清无可比,且道玉壶冰。

修行先把家缘舍。莫顺人情谈话。慎勿攀高忽下。休著纤毫假。心猿意马无令耍。真净真清幽雅。神气和调惺洒。功满丹无价。

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