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虏犯保定

天险飞狐道,人传戎马过。
桑乾不可堑,三辅竟如何。
晚戍烽烟隔,秋郊苜蓿多。
无才资理乱,击剑自悲歌。

作品评述

《闻虏犯保定》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险飞狐道,
人传戎马过。
桑乾不可堑,
三辅竟如何。
晚戍烽烟隔,
秋郊苜蓿多。
无才资理乱,
击剑自悲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虏寇侵犯保定的战事。诗人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忧虑和悲愤之情。诗中描述了天险的飞狐道被战马踏过,桑乾河不可为障碍,但三辅地区(指河北地区)最终如何面对侵略的困境呢?晚上守城的烽烟把视线隔开,秋天郊外的苜蓿草丛茂盛,但在乱世之中,没有才能的人如何治理混乱,诗人击剑时自然而然地悲歌唱出内心的哀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明代时期军事动荡和社会不安的现实。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侵略,诗人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和对社会秩序的关切。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形象生动,通过对天险飞狐道的描绘,传达了战马奔踏的声音和激烈的战争氛围。桑乾不可堑的描述暗示了战争的威胁无处不在,三辅地区的困境使人深感无奈。晚上的戍烽和秋郊的苜蓿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乱世与宁静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在战乱中人们的生活仍然需要继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乱世中人们无法施展才能、无法理顺局势的无奈与悲愤,诗人自己击剑时内心的悲歌也成为整首诗的情感高潮。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明代时期战乱和社会动荡的景象,呈现了诗人对乱世的忧虑和对社会秩序的关切。它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传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乱世的无奈和自我的抒发。

诗词推荐

花疑天女现,根讶化人移。到眼如曾识,无心转见奇。

坐却并州骑,行思楚泽渔。斯亭着斯客,斯意竟何如。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

(古有惑王,用奸臣以虐外,宠妖女以乱内,内外用乱,至于崩亡,故为《至惑》之诗二章六韵二十句)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如何不思,荒恣是为?上下隔塞,人神怨奰;敖恶无厌,不畏颠坠。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如何反是,以

诸生归去暮庭空。塔下游观倚瘦筇。千尺宝轮擎海月,七层金铎语天风。升堂尽可同僧饭,持钵何须听寺钟。

门横皱碧,路入苍烟,春近江南岸。暮寒如剪。临溪影、一一半斜清浅。飞霙弄晚。荡千里、暗香平远。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酥莹云容夜暖。伴兰翘清瘦,箫凤柔婉。冷云荒翠,幽栖久、无语暗申春怨。东风半面。料准拟、何郎词卷、欢未阑、烟雨青黄,宜昼阴庭馆。

落叶清江路,秋行适古心。井田秦法变,河海禹功深。鸥浴蒹葭影,牛眠桑柘阴。谁怜浪游客,独倚断蓬吟。

僧外闲吟乐最清,年登八十丧南荆。风骚作者为商确,道去碧云争几程。

作墨本谁氏,研摩有强弱。摩尽不见墨,此处原非著。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瘴杂交州雨,犀揩马援碑。不知千万里,谁复识辛毗。

娑婆苦,情念骤如风。六贼村中无暂息,四蛇箧内更相攻。谁是主人公。无慧力,爱纲转关笼。一向四楞低搭地,不思两脚欲梢空。前路更匆匆。

罡风起,背负玉虚廷。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环拱万珠星。

索居占得藕花风,几字头衔迥不同。乌帽染纱裁一幅,锦囊分卷集群公。湖光长日侵皋座,竹箨多时积鹤笼。击柳吟驴何处去,想应乘雪钓江空。

归朝鸣马贡飞黄,再抚羌夷出塞长。才到交河诸部识,重经瀚海旧营荒。客程春半时逢雨,虏地寒多夏亦霜。从此番酋俱款附,不须生致左贤王。

何处仙翁旧隐居,青莲巉绝似蓬壶。云深未到淘朱洞,雨小先寻炼药炉。涧下草香疑可饵,林间虎伏试教呼。闲身佟办供薪水,定肯分山一半无?

先生饮罢琼浆酒。卧月眠云闲弄斗。依时斡运不交差,这个功夫凭匠手。满堂金玉无中有。国富民安神气秀。玉楼春色十分奇,不是莺花并缘

五万消磨作四千,羌人镣尽汉人全。并生虽愧征苗旅,比似嫖姚却大贤。

山花舞。岩姿能笑禽能语。禽能语。百年心事,一犁春雨。神仙护短多官府。老夫只解为农圃。为农圃。乾坤休问,几番今古。

烟树重重,春在景阳宫殿。翠□深、笼寒尚浅。千官过处,有黄鹂百啭。五云中、渐移龙扇。钧天九秦,*逦霞觞催献。*声喧、霓裳舞遍。香烟满袖、更宫花迎面。喜新来、太平重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