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县上已

记得兰亭祓禊辰,今朝兼是永和春。
一觞一咏无诗侣,病倚山窗忆故人。

作品评述

《永和县上已》是唐代王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记得兰亭祓禊辰,今朝兼是永和春。
一觞一咏无诗侣,病倚山窗忆故人。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以记忆和怀念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人雅事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记得兰亭祓禊辰”,兰亭是指东晋时文学家谢灵运在兰亭举行的一次宴会,祓禊是古代祭祀仪式,辰是时辰。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兰亭宴会和祭祀时的情景。

第二句:“今朝兼是永和春”,诗人将当下的时光与过去美好的永和春对比,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永和指的是永和县,春表示美好的时光。

第三句:“一觞一咏无诗侣”,诗人孤独地举杯饮酒,并没有诗友与他共享此时的美景和情感。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寂寞中度过时光的心境。

第四句:“病倚山窗忆故人”,诗人因病而倚靠在山边的窗前,思念故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身体不适,孤独地回忆过去的友人,情感深沉。

赏析:
《永和县上已》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兰亭宴会和祭祀的场景,与当下的时光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孤独和病痛也增添了一份忧伤和凄凉的情感色彩。整首诗抒发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往事的眷恋,展现了唐代文人士人的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此诗运用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深情追忆。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使人产生共鸣,给人以思考和回味,体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细腻和才华横溢。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珊瑚明月堕微茫,春入灯花暖夜缸。但阅玙璠来棐几,颇惭心迹倦芸窗。云间旧是贤者隐,江夏久无清誉双。拭目须君上霄汉,且将韵语伴澄江。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河势横斜带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经。驿名未改风尘黑,碑字犹存雨藓青。芦福园林僧杳渺,撷芳洲渚妓娉婷。汝南一值贤人降,分野于今占德星。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

轻雷隐隐初惊梦,小雨疏疏巧润花。正是暄和好春色,常将诗酒赏年华。

春榜梅梢瘦处回,小花未忍折将来。却缘久住成幽事,剩看南枝一度开。

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微雨昏山色,疏笼闭鹤声。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纸灯吹灭尚迂回,直至如今心未灰。台石鲜花将半蚀,不知焚钞复谁来。

肯向金渊暂泊舟,相逢衮衮别方休。移宫换羽周郎顾,咏月吟风太白游。床上无金犹好客,尊中有酒可消愁。明朝又作台城客,细看青山似洛州。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邪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大都四绪阴晴半。天上油云舒又卷。若还心也似云闲,老色何由来上面。生平辛苦今潇散。得丧荣枯皆历遍。人言不死是神仙,我但耳闻非眼见。

月堕孤村露合,日出高原雾开。道逐故河西去,人将新雁南来。

春工借露染莺裳,欲学东篱一样黄。输与菊花在何处,止禁晴暖不禁霜。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阃外君弥重,尊前我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梅花四种或红黄,颜色不同香颇同。更远也须重一到,看看随水又随风。

镜里岩花落涧泉,对窗青壁便参天。几当雪月开春酒,时有松风入夜弦。远斸山田多种黍,稀经城市少言钱。平生谩忽王公贵,俯仰村邻更可怜。

忧世须眉觉,耡园梦想安。封疆南斗隘,天地北风寒。野水通眢井,山云补蠹阑。故乡营业堕,岁晚转艰难。

双湖带山郭,三岁甫来过。猎猎葭芦老,飞飞鸿雁多。晨晖明野树,晚思渺烟波。怀我孤山下,归欤具一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