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太师蜗室三首

卧听花敷宝篆灰,坐看野马与尘埃。
有时笑入棋声去,千骑雷奔挽不回。

作品评述

《和史太师蜗室三首》是宋代僧人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卧倚在花间铺满宝篆的灰,
坐看着野马奔腾与尘埃。
有时我会笑着离开棋局,
千骑如雷地冲过无法挽回。

诗意:
诗人以宁静的意境描绘了自己与世隔绝的蜗室生活。他躺在花间,眼前是铺满了宝篆(即古代铜器上的花纹)的灰尘。他坐着观看野马奔腾而过,扬起的尘埃弥漫在视野中。有时他会笑着离开棋局,去追逐那如雷般奔腾的千骑,但却无法挽回。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外界的对立和内心的追求。蜗室象征着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花敷宝篆灰则呈现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诗人透过窗户看到野马奔腾,尘埃飞扬,象征着外部世界的繁忙和喧嚣。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时会离开自己的棋局,去追求那如雷般的千骑,但却无法挽回。这里的千骑可能指的是美好而激情的事物,而雷奔则表达了它们的强大和无法阻挡的冲击力。

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内外对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他身处蜗室,但内心却向往外部世界的活力和激情。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尽管他对外界的追求如此强烈,但他却无法摆脱自己的环境,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这种内在的矛盾使诗人的心情更加深沉和复杂。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对比的手法,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的冲突,展示了对外界的渴望和对自身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时雨真成大有年,斯民沟壑救将然。麦根肥润桑叶大,春陇未鉏蚕未眠。奔走风雨连晓色,起寻佳句写由拳。李成六幅骤雨笔,挂在东南楼阁前。

尺瑜瑕,工所不弃。如公平生,抑有清议。虽翰墨之仅存,亦世俗之共毖。予独区区于别白,是亦或出于有意。昔邹忠公以言得罪,士皆缩颈以避去。公乃折简以自丽,由是而去,盖已无怼。然则操觚刻椠,片言幅纸,其知所以行己也必矣,以字达识,以识行字,举一知二,兹帖这所以可贵

一世跻仁寿,君今更欲延。山中想无事,分外得长年。松老多经雪,云闲不到天。区区殉名者,回道倍凄然。

素禽敏疾出扶余,六翮双拳胆气麄。海外天鹅能独击,云间后鹘敢齐驱。{扌雙}身直上非无见,恋主归来不待呼。渭水鹰扬亦如何,好将粉墨写成图。

溪上高眠与鹤闲,开樽留我待柴关。园林月白秋霖歇,一夜泉声似故山。

两枪未试泠泠水,五鬣长闲淅淅风。清会几时搔着后,病怀无复曲肱中。寒云片段浮重巘,白鸟横斜入远空。一帙逍遥不能解,牛头焚尽待支公。

松竹青青耐岁寒,长随初度喜相看。操同一节冰霜劲,身直三朝柱石安。顾问正资持从橐,佚闲坚乞领祠官。扶危筹力知尤健,肯向风涛袖手观。

虚閤披衣坐,寒阶踏叶行。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霭尽无林色,暄馀有涧声。只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风交蒲苇乱,烟断凫鹜飞。日暮一笛起,扁舟垂钓归。

水边移得竹边栽,树小条新花未开。绿叶参差须细看,尚疑低处有青梅。

方喜云油布,俄闻叶螣生。田神何纵虐,稼政自非明。颍凤那充食,吴牛已绝耕。

月淡玉逾瘦,雪深红欲燃。同时不同调,聊用慰衰年。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黥布称兵孰敢当,薛公三计为斟量。上中良策知非用,南取长沙是死乡。

测量精义学多般,远阔高深指顾间。结发结肠无底止,试量恨海与愁山。

野蔓网丛棘,下有幽兰花。缄春敛华滋,古意良独多。霜寒九十月,萧飒如枯莎。但使本根在,菅茅将奈何?

肃肃湘妃庙,空墙碧水春。虫书玉佩藓,燕舞翠帷尘。晚泊登汀树,微馨借渚蘋.苍梧恨不尽,染泪在丛筠。

湖上风恬月澹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旦上禅衣试绿罗,情知春暮亦无何。风吹一架荼醾雪,酒恶频将玉蘂挼。

山庄一对青青玉,潇洒天然同干生。说与人间好兄弟,时来林下听风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