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竹

四角朱弦直,双桥小霓欹。
寒星夜稀密,冷浸一枰棋。

作品评述

《方池》是宋代喻良能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方形池塘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展现了宁静、寂寥的夜晚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四角的红绳笔直横亘,
双桥映照着微弱的霓虹。
寒冷的星星夜空稀疏而密集,
寂静中沉浸着一局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方池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凄凉的氛围。首句描述了四角的红绳笔直地横跨在方池上方,给人以规整、严谨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双桥在池水中的倒影,形成了微弱的霓虹效果,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柔美和神秘感。

在夜晚的天空中,星星稀疏而又密集,散发着寒冷的光芒。这种星星的分布方式,使得夜晚更加寂静与空旷,也为整个诗意增添了一丝冷冽之感。最后一句描述了一局棋局,棋子在这冷冽的夜晚中沉浸其中,暗示了人们在寂寥的夜晚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安慰和乐趣。

整首诗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通过凄凉、寂静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对宁静与寂寥的追求,以及在生活的琐碎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渴望。这种情感与景象的结合,使得诗词更具意境与韵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归装衣楚楚,家世印累累。来作箕帚妇,不忘蘋藻诗。居然成万古,何啻谒三医。骑省还秋直,霜侵鬓脚衰。

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何曾百忧释,但觉中心焦。故人在何许,山川极吴楚。大江涌奔腾,重湖互吞吐。别来书不至,更望诗能寄。相从志若河,相去有如此。普天仰何大,一己俯何隘。胡为自罗网,无事忽投械。凭高政悠悠,思远忽不收。归来重有感,立壁成幽幽。萱丛暗已敛,蕉叶

一竿明月一丝风,心在烟波渺渺中。浮世只消如此过,何因得似钓鱼翁。

竹扉常昼掩,幽僻置身安。自委渔樵分,因思出处难。周庭方设燎,汉将尚封坛。莫问渔樵意,人寰事万端。

鼎湖剑佩有遗踪,唐室真人羽化同。九转蕊成丹灶冷,五云车去玉堂空。仙家日月蓬壶里,尘世烟化梦寐中。徒有旧山流水畔,古松枝叶若吟风。

去秋行部惨山容,得似春山意态浓。嫩绿峰当新雨後,乱红花发烂晴中。仙姿玉骨丹青写,雾鬓风鬟锦绣幪。染得笔头生五色,急将描取入诗筒。

霜天奇绝。江上寒英重缀雪。簌簌轻绡。应是司花巧奏刀。东君清楚。故把疏枝来酒所。出西汉。点点新妆。冷浸冰壶别有香。

荷衣说艺斗心兵,前辈须眉照座清。收拾遗闻归一派,百年终恃小门生。

今年剩有冬一月,今冬先得半月春。留春借冬皆乐事,但苦世上无閒人。平皋梅花如雪浪,夜色晨光迷滉漾。就中红香清且妍,风流故在海棠上,昨夜月天不寒,梦中走马来花前。旧时都下千金买,翻弃草莽不值钱。性情贵远初厌近,久不见之端可怜。今朝起拣白髭须,未能免俗为花娱。小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年老功成乞罢兵,玉阶匍匐进双旌。朱门鸳瓦为仙观,白领狐裘出帝城。侍女休梳官样髻,蕃童新改道家名。到时浸发春泉里,犹梦红楼箫管声。

浩思蓝山玉彩寒,冰囊敲碎楚金盘。诗家利器驰声久,何用春闱榜下看。

楼居半池上,澄影共相空。谢守题诗处,莲开净碧中。

霁景有谁同远望,秋怀无奈只悲歌。云收远峤凝岚翠,雨歇空庭败叶多。

移文招子气添豪,毕竟牢关计未高。留得商霖活秋稼,未应禹浪怨春桃。半窗明月诗谁和,一剑空灯手自搔。来此共君思昨梦,秋风江上几投醪。

客路青芜遍,关城白日低。身趋双节近,名共五云齐。远水公田上,春山郡舍西。无因得携手,东望转凄凄。

微含清露真珠滴。怯晓寒脉脉。秉烛倚雕栏,今日尊前,尽是多情客。从来应与春相得。有动人标格。半笑倚春风,醉脸生红,不是胭脂色。

顾兹林塘幽,消此闲日永。飘风乱萍踪,落叶散鱼影。天清晓露凉,秋深藕花冷。有怀无与言,独立心自省。

莺声寂。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惊人困。教人恨。待到平明,海棠应尽。青无力。红无迹。残香积粉那禁得。天难准。晴难稳。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猗龙眠,本书仙。工而妍,画亦然。醉之趣,醒不传。题此诗,比逃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