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作品评述

《长城》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长城的建设和保卫中原的艰辛,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愤慨和对子孙后代的忧虑。

译文如下:
当时无德御乾坤,
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
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
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
冤声夜夜傍城根。

诗中,作者以“长城”为象征,表达了对当时政权的不满。首句指出当时统治者无德,无法维护社稷的安宁。接着,他抱怨长城的建设虽然广大,但却是徒劳的,无法永远存在。他继续写道,人民被强迫为长城的修建和防守作出巨大牺牲,却不知道敌人的刀剑已经起兵侵犯中原。接着,作者提到了自己官职太低,无法保护皇帝的寿陵,更无法保护社稷子孙的安危。最后,他揭露了降虏者依然以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为豪,无辜百姓的冤声夜夜在长城边响起。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权腐败和国家颓唐的不满之情。他以长城为象征,批判了当时政权耗费大量资源修建长城却无法守护中原的荒谬。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对政权的怀疑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担忧。通过描写长城所面临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悲观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虽然短小,但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力强烈。

作者介绍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诗词推荐

山雨酿春寒,晓湿梅花重。结实较迟迟,且听香浮动。化工有意待重来。永为鼎鼐调羹用。

经纶一札急农功,骏发公私四海同。妇馌尚存豳国俗,耦耕不间楚乡风。乌犍纷乱烟云裹,布谷焦劳风雨中。陇中辍耕相贺处,年来隳突绝西东。

风外落花千万片,水边啼鸟两三声。无情惊起阳台梦,独倚閒窗看月明。

莲萼飘香,金风乍扇轻凉。郁郁葱葱,瑞烟萦绕华堂。星辰孕秀,良霄梦、吉协熊祥。紫芝眉宇,莹然如峙圭璋。忠孝传芳,集庆门、奕世簪裳。他日岩廊,致君直上虞唐。百千椿算,争期并、鹤老龟长。年年今日,会拚一醉觥觞。

陇山高共鸟行齐,瞰险盘空甚蹑梯。云势崩腾时向背,水声呜咽若东西。风兼雨气吹人面,石带冰棱碍马蹄。此去秦川无别路,隔崖穷谷却难迷。

越罗蜀锦旧衣裳,赢得旁人识赐香。莫对琵琶思往事,声声弹出断人肠。

它年同上楚江楼,花绕春城小谢州。翻手雨云人事改,跳丸日月岁光流。霜空暮落能鸣雁,秋水风移不击舟。偶筑一丘邻胜隐,杖筇冲雨亦来游。

淳风今变俗,末学误为文。幸免投湘浦,那辞近汝坟。山遮魏阙路,日隐洛阳云。谁念联翩翼,烟中独失群。

乞身林下养衰残,闭户宁容外物干?正使有为终淡泊,未能无疾已轻安。寸阴息念如年永,丈室端居抵海宽。老子尔来深达此,却嫌儿女话团栾。

两渠水夹一堤宽,个是东皇大御园。旋插绿杨能几日,新枝已自不胜繁。

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裴回。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山似剡溪溪似油,人如诗句句如秋。无边春里花饶笑,有底忙时草唤愁。

雁影横天报早霜,松声沿路奏清商。旧时记得诗家说,落日下山人影长。

诏许诗人江海游,丹徒初到晋徐州。炉边肠谷日长昼,琖底醉乡天不秋。六代兴亡何处问,一生奔走几时休。石翁石媪霜前笑,管得南朝陵墓愁。

故年随夜尽。初春逐晓生。方验从军乐。饮至入西京。

过雨生泥风作尘,马蹄声里度芳辰。城南居士风流在,时送名花与报春。

昔时藜苋田陇头,近时虀盐学舍里。腹不成瘿肠有雷,何郎万钱其敢企。当年守株披褐衣,亦尝临渊羡赬尾。余力种黍延霜螯,计拙谋粗何足纪。罢官三月突无烟,两亲白头欠甘旨。此身分为饥所驱,旋秣羸骖诉知己。蓬莱高人爱诗客,邀坐绿斋尝玉蚁。敢嫌雨禄消息迟,数品珍羞供一喜。

云气深深护石坛,红尘飞不到阑干。清阴满地无人迹,一径松风鹤梦寒。

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