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戏赠李十三判官》
拼音和注音
chuí biān xiāng sòng zuì xūn xūn , yáo jiàn lú shān zhǐ shì j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中国名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风景奇秀,多名胜古迹。山上有牯岭镇,为著名游览、避暑、疗养胜地。
相送:相送,汉语词汇。拼音:xiàng sòng 释义:送别。
醺醺:酣醉貌。和悦貌。
遥见:远远望见。
醉醺醺:1.形容人喝醉了酒的样子。2.形容对(一种事物或人)痴迷的样子。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垂鞭相送醉醺醺,遥见庐山指似君。想君初觉从军乐,未爱香炉峰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