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

孤吟绕桐砌,时节又西风。
怅望新秋在,欢娱往事空。
柳条微减翠,蓼穗已飘红。
正是多伤感,仍将别恨中。

作品评述

《新秋》是宋代文学家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孤吟绕桐砌,时节又西风。
怅望新秋在,欢娱往事空。

柳条微减翠,蓼穗已飘红。
正是多伤感,仍将别恨中。

中文译文:
孤独地吟唱绕过桐树砌,时令又有西风。
忧思望着新秋已经来到,欢乐与往事都成了虚幻。

柳条正在逐渐减少翠绿,蓼穗已经飘红。
此时正是多感伤的时刻,仍然深陷于分别的怨恨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新秋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伤感。孤吟绕桐砌,抒发了诗人独自吟唱的情景,突显了他的孤独感。时节中的西风象征着变化和离别,加深了诗人的忧思和感伤情绪。

诗人怅望着新秋的到来,意味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消逝,使得先前的欢乐和往事都成了空幻和过去。柳条微减翠和蓼穗已飘红,是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也寓意着事物的变化和衰退,进一步增加了诗人的伤感情绪。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他不仅感受到秋天的多愁善感,而且仍然被别离和怨恨所困扰。这些情感在秋天的背景下更加突出,使诗词呈现出一种忧郁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伤感,以及对逝去时光和别离的思考。它展现了宋代文学家寇准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哀愁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别时酒忽醒,客去唯空舍。风雪雁声来,寒生石城夜。遥忆渡江船,正泊枫林下。

凤后不出几何年,莫怪山花惜杜鹃。一样春风好毛羽,回头曾管蜀山川。

寺占灵峰更近州,喧阗驺从锦缠头。歌锺乍奏晴雷殷,戈甲急趋春水流。几处醉眠方枕藉,一城谣俗重嬉游。贤侯惠意民知否,几刻严堙为尔留。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未甘身世成虚老,大见天心却太平。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书绝龙庭羽,烽休

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

横塘南北埭西东,拄杖飘然乐未穷。农事渐兴人满野,霜寒初重雁横空。参差楼阁高城上,寂历村墟细雨中。新买一蓑苔样绿,此生端欲伴渔翁。

杜门十日疾,因得观妄身。勿云千金躯,今视如埃尘。平生老赤脚,每见生怒嗔。挥汗煮我药,见此愧其勤。

家传活国有良方。

此殷勤求一诀,传清静奇瑰。惊神骇目自残摧。公入药镜,照道眸开。外邪魔都尽*,能治病禳灾。红水绿一声雷。田田内宝,印到蓬莱。

雪茹冰餐入骨香,帽欹驴瘦尽诗狂。人传幼妇皆称绝,鬼笑家兄不姓方。细雨寒灯初梦短,断丝枯木一声长。上天已辨河东赋,岂有长贫执戟郎。

炊沙自昔终难饱,坎土于今乃可餐。翻笑青泥变青石,嵇康无分啜仙丹。

堂堂风骨气如春,衮服貂冠社稷臣。天上立谈迎白日,握中随物转洪钧。忽骑箕尾精灵远,长誓山河宠数新。万里耕桑无一事,三朝功德在生民。

家山归未得,又是看春过。老觉光阴速,闲悲世路多。风和吹岸柳,雪尽见庭莎。欲向东溪醉,狂眠一放歌。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独吟谁应和,须寄洛阳城。

月拟来宵好,吾先今夕遭。缯外半壁许,已复一轮高。迁坐明相就,群飞影得逃。望秋惟有此,彻夜敢辞劳。

拚醉秦楼头强扶,樽空还更问当罅。兴阑梦觉明朝路,山色烟中半有无。

书生豪侠味终酸,诗客颠狂骨本寒。趋就坦夷非不欲,屈蟠老硬亦良难。故将军已编民伍,冷广文犹齿学官。何处浊醪谋一斗,能来相送上严滩。

青舸锦帆开,浮天接上台。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舟楫方朝海,鲸鲵自曝腮。应怜似萍者,空逐榜人回。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