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

鸡省曾三入,鳌峰近十旬。
命书批凤尾,谏疏逆龙鳞。
按部朱轓远,悲秋素发新。
茂陵终不起,遗札满埃尘。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杨亿的《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描述了蕲州玉刑部阁老的事迹和悼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曾三次入主鸡省,
近十年居住鳌峰。
他的命令书上批凤尾,
劝谏的奏疏像逆龙鳞。
他按照部门的规章制度,
乘朱轓远离故乡,
悲痛之情如秋日般静默,
白发新生。
他最后长眠在茂陵,
他的遗札布满尘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故蕲州玉刑部阁老的事迹和悼念之情。诗人通过几个描述性的词语,展现了这位阁老的崇高品质和丰富经历。

首先,诗中提到他曾三次入主鸡省,这说明他在政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才干。而居住近十年的鳌峰,则表明他在高位任职的时间较长,显示了他的权威和威望。

诗中的“命书批凤尾,谏疏逆龙鳞”揭示了这位阁老的廉政举措和力主反腐的态度。他的命令书上批凤尾,意味着他对权力的审慎使用,对贪污腐败的坚决反对。而他所写的谏疏,如逆行的龙鳞一般,直指朝廷的弊端和不当之处,表明他的忠诚和勇气。

诗中的“按部朱轓远,悲秋素发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阁老的深深悲痛之情。按照部门的规章制度,他离开了故乡,远离亲人和熟悉的环境,这样的离别使他的白发更加凄凉。他的忧伤如秋天的静默,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茂陵终不起,遗札满埃尘”是对这位阁老的悼念。茂陵是古代帝王陵墓的代称,表示他已经长眠于此,无法再起身。遗札满埃尘,暗示他生前留下的奏疏和文状被尘封,无人理会,令人感到惋惜和悲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故蕲州玉刑部阁老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悼念之情。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湖上鱼吹细沫行,湖边花草足风情。田分日影阴晴别,水合天光上下清。颇怪病身逢酒健,久留眵眼待山明。农家识是游人过,竞拥篱头送橹鸣。

傥得代父死,诚非爱妾身。不图君聘妾,向道有严亲。

冲霄难为羽,泛海难为舟。缚羊驾我辂,猛志空悠悠。农时失耕耨,何以望有秋?决藩盗菽粟,鹰隼不如鸠。韶华不我与,去若川水流。岁莫独彷徨,凛凛怀百忧。

史君幽趣钟灵台,胸中台画如天开。居閒薄发林塘胜,根原福寿两山来。石骨旁峙虎蹲踞,泉脉下绕龙瀊洄。高低随巧结亭榭,收拾造化成锦堆。绯黄紫绿献态度,纤洪浓淡敷条枚。四时春色常在目,嘘咻无用邹律催。那么禁林凤池上,须君缓步锵鸣瑰。讵容袖手此山下,龟朋鹤侣相追陪。

一辞同辇闭昭阳,耿耿寒宵禁漏长。钗上翠禽应不返,镜中红艳岂重芳。萤低夜色栖瑶草,水咽秋声傍粉墙。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

汉州鹅黄鸾凤雏,不騺不搏德有余;眉州玻璃天马驹,出门已无万里涂。病夫少年梦清都,曾赐虚皇碧琳腴,文德殿门晨奏书,归局黄封罗百壶。十年流落狂不除,遍走人间寻酒垆,青丝玉瓶到处酤,鹅黄玻璃一滴无。安得豪士致连车,倒瓶不用杯与盂,琵琶如雷聒坐隅,不愁渴死老相如。

曲中词彻。把来历事亲堪说。住京兆府外县,终南方孤云白雪。自观得,玉花结。活死人兮放些劣。没地埋,真欢悦。道号重阳子,字知明姓王名*。害风儿,怎生说。

林下相从知几年,好因缘是恶因缘。虽然不受灵山记,鼻孔依前著那边。

曾是碧澜堂上月,独临苕水照王孙。

赋鹧鸪天以歌之。李氏字兰英,乐籍之名香者也花草离骚试品量。猗猗香色紫兰芳。乐棚擢秀名何丽,楚泽含秋思更长。金缕曲,紫霞觞。留连光景醉银塘。竹西歌吹归时晚,也胜扬鞭问葛

更无云物起微阴,垄亩人家各好音。岁晚阳和归稻把,夜来霜力到枫林。儿童笑里丰年面,乌鸟声中落日心。酿秫炊粳都入手,胜拼腰脚办登临。

怒则乖天和,喜亦伤大雅。喜怒同使臣,胸臆若传舍。来去本无端,不乘车与马。一气自起灭,万形非真假。十年会此理,欲辩言愈寡。中心久藏之,当告知音者。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後。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七十已过半,所向意不如。一官计大州,仆仆畏简书。酒薄不可醉,歌舞见已疏。亦有淡生活,诗成自相纾。池面数尺地,荆棘试翦除。为觅桃李花,养根待春初。日暮公事已,呼童细耘锄。稍稍净朽壤,依依列荒墟。岁月能几何,坐见红绮舒。更须土脉动,艺柳分芙蕖,赏心固难事,寓目

瞻师之明,寒空片月。知师之心,红炉点雪。闻师之德,冰清玉洁。见师之迹,霜炎冰热。师之一言,斩钉截铁。师之一行,杀人见血。风月情怀,松筠志节。道法陆沉,玄徒瓦裂。师领郡檄,雷轰电掣。冠冕洞宫,兴大施设。轮舆楩楠,陶埏坯甈。丽以粉奂,饰以藻楶。不逾年间,沧江贯

漠漠飞香散不收,无言对客似含羞。虽非雪里孤根暖,却免黄时细雨愁。争意竞先多浅俗,高情持重自风流。一株又见垂垂发,肯学江边取次休。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求利有何限,将松入市来。直饶人买去,也向柳边栽。细叶犹粘雪,孤根尚惹苔。知君用心错,举世重花开。

多病西风客,空堂独夜愁。灯残江上雨,木落岭南秋。黄卷知何用,丹砂不易求。君恩无补报,怅望惜淹留。

春来残雪自消檐,只有愁人鬓雪添。未省双鞬谈豹略,且听红袖唱香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