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寄许道人

绿发方瞳瘦骨轻,飘然乘鹤去吹笙。
郡斋独坐风生竹,疑是疑登长啸声。

作品评述

《又寄许道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绿发方瞳瘦骨轻,
飘然乘鹤去吹笙。
郡斋独坐风生竹,
疑是疑登长啸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道士的形象,他身材瘦弱,头发绿色,眼睛明亮。他乘坐仙鹤飞离尘世,吹奏笙箫。在郡斋里,他独自坐着,周围的竹子随风摇曳。读者仿佛能够听到他发出的长啸声,但又感到疑惑,不确定这声音是否真实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士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绿发、瞳孔、瘦骨等形象的运用,使得道士的形象显得神秘而超凡脱俗。他乘坐仙鹤,象征着他超越尘世的能力,吹奏笙箫则表达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诗中的郡斋和风生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道士独自坐在郡斋里,与自然为伴,与世隔绝。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最后两句“疑是疑登长啸声”,表达了读者对于长啸声的怀疑和不确定。这种疑惑使得整首诗词更加神秘和意味深长。读者可以自由解读这声长啸的含义,或许是道士的呼唤,或许是读者内心的回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道士的形象和创造出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超脱尘世的境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和思考人生的意味。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才高未及贾生年,何事孤魂逐逝川。萤聚帐中人已去,鹤离台上月空圆。

珠帘玉栅绮罗丛,犹有承平京洛风。饮罢归来游骑少。一庭明月夜方中。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平生洒落邑中豪。邂逅风神不老。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太行晴色任秋高。人与黄花长好。

簟冷乍逞新气味,扇凉重叙旧恩情。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悠哉东湖水,不迎亦不随。相对澹无谈,可以乐我饥。

湖中女,滑如脂。湖中女,芙蓉姿。湖中小桨荡莲叶,唱得吴王白雪词。轻裾利屐踏雁足,为客高歌激明目。生年不作人家妇,东人西人换恩主。主家薄幸非三从,归来抱瑟弹孤鸿。君不见东家女伴粗目丑,嫁得比邻呼何忪。

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割蜜蜂先避,衔书凤自飞。祠雷陈古磬,符鬼掣灵旗。丹井泉偏冽,铜盘

历遍崔嵬又涉川,菊秋还见早梅天。重来槁顶惟添老,屡对青山似有缘。携友拟为深谷隐,有僧可问小乘禅。临风却忆南塘老,便脱芒鞋棹去船。

鸣鼓人皆可,弹琴今复谁。尽赊王媪酒,休赋大苏诗。

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从来汉将说张韩,泗水流澌浴铁寒。待沂隋河趋洛口,却登灞岸复长安。

余寒正怯。金钗影卸东风揭。舞衣丝损愁千褶。一缕杨丝,犹是去年折。临窗拥髻愁难说。花庭一寸燕支雪。春花似旧心情别。待摘玫瑰,飞下粉黄蝶。

日暮风亭上,悠悠旅思多。故乡临桂水,今夜渺星河。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兴来谁与语,劳者自为歌。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历史三千年黑暗,同胞四百兆颠连。而今世界须男子,又杀支那二少年。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僧不须敲饭后钟,自携茶去借松风。斩新山色佛头绿,依旧桃花人面红。春瓮贮冰摇玉螘,夜堂烘蜡缀钗虫。山灵共欲留人住,新月隔溪烟雾蒙。

泉来从绝壑,亭敞在中流。竹密无空岸,松长可绊舟。蟪蛄潭上夜,河汉岛前秋。异夕期深涨,携琴却此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