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玺

一时制美宝,干载助兴王。
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
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

作品评述

《传国玺》是金朝耶律隆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时制美宝,
干载助兴王。
中原既失守,
此宝归北方。
子孙皆宜守,
世业当永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传国玺的故事。传国玺是金朝的玺印,象征着皇权的传承和统治的合法性。诗中表达了对传国玺的珍视和重要性,以及将其带回北方的决心。诗人呼吁子孙后代坚守这个宝物,并预示着金朝的世业将永远昌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传国玺的重视和对北方统治的期望。首句“一时制美宝”直接点明了传国玺的珍贵和宝贵,它代表着王权的正统性和国家的统一。接下来的两句“干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表达了将传国玺带回北方的意愿。这里提到的“中原”指的是中原地区,也就是当时金朝失去控制的领土。通过将传国玺带回北方,诗人希望能够恢复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下一句“此宝归北方”再次强调了传国玺回归北方的重要性,它是维护金朝统治的关键。最后两句“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表达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对金朝世业永远繁荣的愿景。诗人希望子孙能够坚守传国玺,继承金朝的统治,使金朝的世业得以永久昌盛。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句传达了作者对传国玺的珍视和对北方统治的渴望,展示了金朝时期的政治氛围和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它以简练的表达方式,凝练了金朝统治者的政治理念和统治宣言,同时也凸显了传国玺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诗词推荐

好酒来谁家,明月得我心。把酒弄明月,醉卧盗不侵。

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相彼盍旦。尚犹患之。

惊鸿瞥过不容攀,病眼淮边楚望寒。独卧孤舟对杨柳,春风终日在樯竿。

南客何时去,相逢问故人。望乡空泪落,嗜酒转家贫。疏懒辞微禄,东西任老身。上楼多看月,临水共伤春。五柳终期隐,双鸥自可亲。应怜折腰吏,冉冉在风尘。

帆转清淮极鸟飞,落帆应换老莱衣。河亭未醉先惆怅,明日还从此路归。

春色桥边万缕金,娉娉袅袅弄晴阴。笼烟罩月多情处,又见丝条染绿深。

几岁榴花蔽曲隈,繁阴初逼坐中来。西邻小槛如图画,偷入帘帷次第开。

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

扰扰香云湿未干,鸦领蝉翼腻光寒。侧边斜插黄金凤,妆罢夫君带笑看。

遶湖谁琢玉为屏,换却南堂万叠青。老子醉狂还自笑,持竿画字满中庭。

麻姑石坛起云雾,常意已极高峰颠。岂知造化有神处,别耸翠岭参青天。长松桀柏枝嵬砢,中画一道如流泉。林风飕飕满丘壑,山鸟嘲哳凌飞烟。山腰古亭豁可望,下见秋色清无边。忽惊阴崖势回合,中抱幽谷何平圆。初谁凿险构楼观,更使绕舍开芝田。令人到此毛骨醒,欲构老笔丹青传。

秋夜寒蛩语,凄凄孤月明。空床自难寐,不但百愁生。

低斋结空野,小竹移孤林。斋闲竹净好,日媚幽人心。南方夏厌暑,独此留残阴。戛雨挫促梦,穿风搜凉襟。长茵展丽鲜,乱歌奏欢禽。侍奴里村服,语客抛尘簪。志高成利讐,思爽生诗淫。值圣喜盈卷,感古悲入琴。山迎稳履远,月劝澄杯深。荣名虽未染,幸亦非堙沈。

净里传章句,清中悟句章。通玄达妙得嘉祥。自是绝炎凉。玉户三封清浅。金鼎一溪云篆。蓬瀛方丈是家乡。卧月醉云堂。

山城迢递敞高楼,露冕吹铙居上头。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江田漠漠全吴地,野树苍苍故蒋州。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轻辞绿野逐征夫,踏遍溪山总不如。莫爱画图尝在眼,渠侬还亦爱吾庐。

古货自难买,良工徒苦心。谁能明致力,于此是知音。门第成乖隔,江湖阻滞淫。寄书因有使,还得附微吟。

娇含丹粉映池台,忧岂能忘俗谩猜。曹植颂传天上去,嵇康种满舍前来。鹿葱谁验宜男谶,凤首犹寻别种栽。浩有苦怀偏忆母,从今不把北堂开。

翡翠笼深烛影昏,当时一见已销魂。歌残玉宇云千叶,醉损珠帘月一痕。欲说竟成闲撚袖,偷看多是半衔樽。而今惜蕊怜花意,只有垂杨半倚门。

句曲山人毛发古,苍精龙佩羽衣轻。道高不授中黄秩,天下皆传外史名。石菌云融丹气拥,玉壶春艳紫霞生。楼居又近林和靖,约我寻梅取次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