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欧阳修的《送孔秀才游河北》
拼音和注音
zi wén xié lǜ lǚ , zi xíng jié láng g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琅玕:(书)(名)像珠子的美石。
律吕:(名)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各管的管径相等)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作“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作“吕”。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原诗
吾始未识子,但闻杨公贤。
及子来叩门,手持赠子篇。
贤愚视所与,不待交子言。
子文谐律吕,子行洁琅玕。
行矣慎所游,恶草能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