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为外大父林下老人寿)

年年寓屋称觞处。
陪彩绶、尊前舞。
牢落潇湘归去未。
腊梅开遍,冰蟾圆后,梦断灵溪路。
长年厚福天分付。
算四海、今独步。
涧竹岩花如旧否。
与翁相伴,岁寒庭户,尽占闲中趣。

作品评述

诗词《青玉案(为外大父林下老人寿)》是宋代侯置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外祖父林下老人长寿的祝福,描述了福寿康宁的景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每年都在寓屋庆祝寿辰,
陪着彩带,在你前面跳舞。
深深地思念故土,却不能回去。
腊梅盛开红艳无比,冰蟾圆盈,
只是梦断了灵溪路。
长年得到厚福是天注定的,
算是海内的独步先行者。
不知涧竹和岩花依旧吗?
我与你相伴,岁寒中庭中,
共享那闲中的乐趣。

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了对外祖父林下老人长寿的祝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腊梅盛开、冰蟾圆盈等景象,表达了福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外祖父的敬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人用福寿康宁的景象勾勒出祝福的意境,同时通过提及梦断灵溪路和岁寒庭中的闲乐,牵动了读者的情怀和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形象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同时,它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在感情与审美上的巧妙结合,以及对家乡与家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推荐

皇后嘉树生僪佹,四衢五衢合一轨。德泽纯洽八方一,乘木而王固如此。大明香琴橘,贞观玉华李。一时图传传奇观,荣华过眼转九易。惟有武城宅前树,不知何年己连理。从来县官不以闻,武城子孙世专美。人言协气薰嘉生,此家孝友陶协气。朱门多少锁乔木,百年瞬息滋一渭。焉得鼎鼎

青玉案

春寒有信不逾期,肯为衰颜独见欺。白雪已输梅斗早,绿樽尤与火相宜。撷来野蔌和萱草,分得江鱼贯柳枝。刺史忧民民共乐,赛牛归去竞褰帷。

青玉案

一壶之酒三四客,阁暖炉红窗月白。围炉把酒但饮之,须臾相顾皆春色。酒亦何美,意亦何长?人生百年内,嘉会不可常。且乐今夕同徜徉。飞霜落尽衡阳树,哀鸿叫下潇湘浦。潇湘浦,九疑云隔苍梧路。帝子香魂招不来,空余竹上啼痕处。放歌一曲壮心悲,天涯漂泊我何为!明当径度禾川

青玉案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余承累圣,悬弧亦在兹。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盛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lq.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坻。共乐还谯宴,欢此大风诗。

青玉案

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青玉案

去郭逾千步,淳风自一乡。日斜鱼市集,岁久水祠荒。草色遥连浦,花枝半出墙。西南山更好,欲渡苦无梁。

青玉案

六龙忽蹉跎,川广不可泝。东风吹春水,乾坤莽回互。

青玉案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 千金无复换新诗。沙棚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时。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青玉案

青帝翠华沈物外,素娥孀影吊云端。

青玉案

南徐一片石,千古柱中流。绕树开僧舍,缘空结梵楼。疏灯明水底,落月挂潮头。向晚禅钟起,风吹到客舟。

青玉案

一夜严风结素波,盍簪宁避晓寒多。范滂揽辔方清俗,墨子回车岂恶歌。云外雁寒惊岁晚,林间鸦语弄春和。知君不久承宽诏,始奈红裙绿酒何。

青玉案

中腴外劲介如坚,能伴寒松晚菊鲜。闻道元城心似铁,故教持向蛤蜊前。

青玉案

斾拥帆开照德星,天风高兴国风清。武夷仙仗知回也,各下禅云到地迎。

青玉案

五月榴花照午时,三年知汝忆亲闱。小笺写赋随香到,信是今年已庶几。

青玉案

一齿危将坠,双瞳久已昏。谋生赖蔬圃,养拙闭柴门。多病从来惯,虚名不足论。自怜余一念,犹欲济元元。

青玉案

夜静群动息,翩翩一雁归。清音天际远,寒影月中微。何处云同宿,长空雪共飞。阳和常借便,免与素心违。

青玉案

剡曲高秋一草亭,雨来迨我醉初醒。豪吞平野宜闲望,急打虚窗入静听。沙上湿云号断雁,篱根衰草缀孤萤。老人嬾复亲灯火,卧看炉香掩素屏。

青玉案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青玉案

半世逢场作戏,险些儿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老正宜。茅庐竹径,药井蔬畦,自减风云气。嚼蜡光阴无味,旁观世态,静掩柴扉。虽无诸葛卧龙冈,原有严陵钓鱼矶,成趣南园,对榻青山,绕门绿水。【耍孩儿】穷则穷落觉囫囵睡,消甚奴耕婢织?荷花二亩养鱼池,百泉

青玉案

嘉陵江声不到耳,嘉州清音得之子。豪英磅礡狎鸥鹭,金钱弃掷等泥滓。青楼不使白发生,万恨都归一杯里。三苏死後三川愁,君辈人才谁所喜。

青玉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