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山

未了人间朱墨缘,强颜荒邑又三年。
填胸眯目皆尘土,直到峰头始豁然。

作品评述

《翠云山》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无观。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翠云山

未了人间朱墨缘,
强颜荒邑又三年。
填胸眯目皆尘土,
直到峰头始豁然。

译文:
在人世间,未了断的情缘,
我勉强面对着荒芜的城邑已经三年。
灌满胸襟,眼中只有尘土,
直到登上山峰之巅,方才豁然开朗。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的纷繁事物和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于追求心灵解脱和自由的渴望。诗中的「朱墨缘」指的是人事纷纭的红尘世界,而「强颜荒邑」则意味着诗人勉强维持一种表面的坚强和从容,但内心却是孤独和荒凉。诗人感到自己的内心被尘土所充填,视野被模糊和遮蔽,直到登上山峰之巅,才能够看到一片豁然开朗的景象,意味着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解脱。

赏析:
《翠云山》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痛苦和追求自由的渴望,通过对比城邑的荒凉和山峰的豁然开朗,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人间和山峰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诗中的「未了人间朱墨缘」形象地描绘了红尘世界的不尽事物和纷繁情感,而「填胸眯目皆尘土」则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困顿。最后一句「直到峰头始豁然」则犹如一道曙光,揭示了诗人登上山峰之后的解脱和豁然开朗的境界。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纷繁人世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展示了山峰所带来的超脱和解脱的境界。它通过简练而意境深远的语言,给人以思考人生和追求内心自由的启示。

诗词推荐

避雨竹间点点,迎风柳下翻翻。静依寒蓼如画,独立晴沙可怜。

春风仰屋卧田庐,海日鲜明柳影疏。梦觉不知身处所,此中依约是华胥。

枝头风势渐小。看暮鸦飞了。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江南人去路缈。信未通、愁已先到。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

昔见将军破虎鞯,玉堂曾共扫千言。功名老去皆蹉跌,相见谆谆劝学仙。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忽闻樵客语,暂慰野人心。幽径芳兰密,闲庭秀木深。麇麚来涧底,凫鹄遍川浔。谁念沧溟上,归欤起叹音。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蔼蔼才名世,骎骎日转禺。一时同接淅,平昔共栖梧。揽辔真壮士,拥旄良丈夫。尘埃脱缁绶,水石慰霜须。胜地来相失,清樽未暇俱。射余空见帖,铸罢只观橅。归计何当决,徂年贵早图。槛中终为食,韝上耻闻呼。顾我千羊毳,平生一钓舻。微官不须满,也复试游吴。

亭车京洛净风沙,几见屏开落墨花。故国似人犹可喜,穠肌何况谢铅华。

万年海岳作金汤,一望凄然感恨长。禾黍秋风周洛邑,山河残照汉咸阳。上林春去宫花落,金水霜来御柳黄。虎卫龙墀人不见,戍兵骑马出萧墙。

鸟乐在深要,鱼乐在深渊。人乐在深居,不深常致患。吾居今已深,柴门草树间。油然自成乐,其乐难具言。问吾乐伊何,一皆得之天。至乐任天与,不知然而然。朝乐暮亦乐,此乐真具全。吾歌天乐歌,听者慎勿喧。

名园探梅时,粉苞才半开。如逢姑射仙,偃蹇下瑶台。孤洁自天赋,肯听东君媒。别来今几日,雪片点苍苔。玉笛谁家子,喷月一声哀。可惜飞幽馆,不上美人腮。柳条忽萌动,春风原上回。芳菲已后归,百卉胡颜哉。转首鶗鴂鸣,殷红乱成堆。却来绿阴下,青子荐琼杯。

两扣云关记昔曾,重来诗眼倍晶明。路移岩石中间入,人在洞天深处行。玉盎虚明添翠色,霜钟清冽带秋声。与君小摘涪翁句,留得青山不朽名。

当年三杰共封侯,谁念淮阴为汉留。不是向来曾蹑足,未容平勃独安刘。

巨迹相传岁已深,往来游客好追寻。谁知此足本非履,胡不返身求佛心。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谯国资深入,彭门纳晚成。至今为癖习,自幼有常程。朽老宁孤瘦,飞扬勿剽轻。悬知千载士,肯竞一时名。

是身如虚空,万物皆我储。胡为强分别。百金买田庐。不见袁夫子,神马载尻舆。游于无何有,一饭不愿余。官湖为我池,学舍为我居。何以遗子孙,此身自蘧蒢。薰风暗杨柳,秋水净芙蕖。应观我知子,不怪子知鱼。

惜母山前龙女祠,画船送客黄金卮。从他坐唱阳关曲,只唱新开石路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