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三首

城上惊飞白项乌,黄蒿隐见跳黄狐。
数声刁斗残星落,猎猎酸风乱马呼。

作品评述

《塞下曲三首》是明代诗人何白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上惊飞白项乌,
黄蒿隐见跳黄狐。
数声刁斗残星落,
猎猎酸风乱马呼。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景象和环境,表现出塞外荒凉的氛围和边疆的艰辛。诗中描写了一系列场景和感触,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边军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地区的景象,展示了明代时期边境的艰苦生活。首先,诗中提到了城墙上飞过的白项乌,白项乌是一种大型的白色乌鸦,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危险的来临,增加了紧张的氛围。接着,诗中出现了黄蒿和跳黄狐,黄蒿是一种生长在边塞地区的植物,而跳黄狐则是指黄色的狐狸在黄蒿丛中蹦跳,这些景象暗示了边塞地区的贫瘠和荒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天空中的景象。刁斗是指北斗星,残星则暗示着战乱频繁的边陲地区,星落则象征着暴战和战乱的残酷。这里的星落不仅代表暴战激烈,还暗示了人们的命运也像星落一样,命运多舛,艰难险恶。

最后两句描述了边塞地区的酷寒和边军的严酷生活。猎猎酸风代表着刺骨的寒风,乱马呼则是指边军驰骋在边塞之上的英勇形象。这两句描绘了边军在恶劣的环境下坚守边塞的英勇和顽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地区的景象和气氛,展示了明代时期边塞的荒凉和边军的辛苦。诗中运用生动的描写和象征手法,将边塞的艰辛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向读者展示了当时边塞幕僚的壮丽风貌和严酷环境。

诗词推荐

花有金凤为小丛,秋色已深方盛发。英英秀质实具体,文采烂然无少缺。纤茎翩翩翠景动,红白粉乱如点缬。谁云脆弱易飘堕,自卵至翼亦数月。美人相形欲摹画,巧不得施暂自拙。铺茸剪彩转难似,只把长条恣穿结。眼前草木尽零落,怜尔开于此时节。常疑一如小儿花,性命所系不忍折。

昔擅登坛宠,爰光典午朝。刀悬临益梦,龙启渡江谣。茂绩当年举,英魂此地销。唯馀孤垄上,日夕起松飙。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乡。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

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月色空馀恨,松声暮更哀。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东西一节大江边,来往勤民亦有年。未必米盐劳试守,更从根本得深研。

一从得遇乐清贫。忻住环墙怕惹尘。炼气气和神恋气,愿神神爽气安神。宰公请我求追荐,小子慈心奉善因。救拔亡灵超上界,孤魂滞魄总朝

儒将一临塞,虏尘无犯边。卷旗瞻汉地,收马入胡天。练卒朝营鼓,鸣筝夜峡泉。遥知玉关路,烽火不须传。

绿阴青子已愁人,忍见中庭燕麦新。怊怅刘郎今白首,时来看卷觅余春。

鹤发萧森,玉颜腴润,养就黄芽金鼎。一区松菊老湘滨,但心远、何妨人境。衮衣家世,鸣鸾歌舞,到了春冰消尽。不须惆怅梦中身,这彩选、输赢谁省。

三十余僧眼似眉,白云深处聚头嬉。烧枯柴火煨山芋,拽木罗笼总不知。

学修行,如采药。携个清净篮儿,并无染著。向白云、深处游行,又何曾用镢。呼青鸾,引白鹤。踏开宝陆,自然辉霍。见九转、一粒丹成,

江绕淮城,云昏楚观,一枝烟笛谁横。晓风吹帽,霜日照人明。暗恼潘郎旧恨,应追念、菊老残英。秋空晚,茱萸细捻,醽醁为谁倾。人间,真梦境,新愁未了,绿鬓星星。问明年此会,谁寄幽情。倚尽一楼残照,何妨更、月到帘旌。凭阑久,歌君妙曲,谁是米嘉荣。

梦觉残夜永,山寒气逾清。林幽万籁息,月出虚堂明。披衣坐复起,怀人思空盈。经时不对面,素榻浮埃生。遥知念盍赞,临风亦关情。褰帏望岐路,慨然欲宵征。无人导我先,何因识门庭。仰凭鸿雁飞,书词写深诚。词多意莫宣,益遣幽恨并。

倡周节义有夷齐,钓渭鹰扬可太师。西汉颓波无砥柱,先生只合一纶丝。

闲思生白发,懒更把菱花。久别何州住,相寻恐路差。独飞伤寒雁,会宿羡林鸦。犹得君为友,时过老母家。

日日江头骋望频,东风去岁旧相亲。庾郎于作披香赋,未有花开未是春。

韦郎江海士,心与凡子各。折腰卑小官,不事干禄学。观身一牛毛,阅世两蜗角。纷华岂不好,名教自有乐。虚堂卷书罢,觅酒供自酌。谁云苦幽独,秋风响猿鹤。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幽兰如君子,閒雅翰墨场。春风晓畦暖,斜日半窗光。竟夕澹相对,菲菲吐暗香。掩关清杖屦,帘卷度修廊。钗玉茎分紫,官梅花更黄。岂惟堪纫佩,试伴菊英尝。退处深林好,休移庭户傍。自同凡草茂,无事莫相伤。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