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色见终难见,就裹明须现。
回头彻见时,不离娘生面。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的中文译文如下:

色见终难见,
就裹明须现。
回头彻见时,
不离娘生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奥的佛学思想,探讨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观念。通过色(物质)的存在与消失,揭示了人们对于真实本质的难以理解,以及如何超越表象去寻求真实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首句“色见终难见”传达了一种对物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色即是一切可见的事物,但其真实本质却难以被人们所直观感知。接着,诗人运用“就裹明须现”一句来阐述在物质的外表之下,我们可以通过觉悟和智慧来认识真理。

第三句“回头彻见时”表明了在修行和思考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逐渐超越表面现象,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最后一句“不离娘生面”则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真实存在的恒久不变,即使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它们仍然与我们息息相关。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佛学中关于色空的哲学思考。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见解和对真实本质的追求,诗人引导读者思考存在的意义和超越表象的重要性。整首诗词给人以启迪,促使人们思考超越感官认知,追求内心的智慧和觉悟。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愿为靖节妃。

报慈有一公案,诸方未曾结断。幸遇改旦拈出,各请高著眼看。

湖里种荷花,湖边种杨柳。何处渡桥人,问是人间否。

山险者夷之,梯以石齿齿。於间遂成台,有梅适堪倚。

银鬓讵如许,金丹奈若何。休垂髀肉涕,莫击唾壶歌。世事奕棋局,人材在沚莪。未须相料理,大器晚成多。

宝历千龄会,神槎八月流。人知挺生杰,天欲中兴周。文笔超三古,声名溢九州。宏才自伊吕,余事岂庆刘。繄昔开黄阁,于今尚黑头。裴公旋卧护,萧相暂居留。舄奕稽山绶,光华绿野游。银舆寿母贵,玉耳上公优。嗣圣资爰立,昌时副聿求。来归嘉季子,入觐伟韩侯。今日恢王略,苍生

西风吹远蝉,驿路在云边。独梦诸山外,高谈大旆前。夜灯分楚塞,秋角满湘船。郡邑多岩窦,何方便学仙。

路随马足难知数,山叠鱼鳞不记名。隔岸青帘人不渡,一溪流水暮潮生。

地势东南尽,清江吴越分。修涂杂川陆,游役念良勤。相从二三子,心期同欣掀。逢幽不暂憩,何由解尘纷。抗迹蹈奇石,扬情瞩流云。崇林拥密翠,细草潜幽薰。兰亭访旧游,昔尝览遗文。有生怜共尽,兴怀岂惟君。逍遥千载上,逸兴故不群。风流咏觞乐,寂寂今无闻。

万航如凫鷖,一水如虚空。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白波动南极,苍鬓承东风。人间路浩浩,海上春濛濛。远游为两眸,岂恤劳我躬。仙人欲吾语,薄暮山葱珑。海清无蜃气,彼固蓬莱宫。

三髻山侗闲失笑。离乡井、无愁买恼。忧他性命无心了。终日哀人,忘了自家道。堪可垂钩须索钓。且不免、厮煎打炒。耐羞耐耻频频告。谨劝贤家,早悟我金鸡叫。

参禅要真实,真造无疑地。闻非未必非,说是未必是。黄龙设三关,曹洞列五位。坐断主人公,且不落第二。

不见小阮久,相看情甚温。肯来成宅相,端可大吾门。暖日长江路,梅花细雨村。真成好兄弟,言谢邓忘言。

管城子挟秋霜气,绛县人含松壑风。不是端溪石居士,分甘弃置一生中。

蜂蝶如知春欲归,雨余莺亦缕金衣。东风尽把杨花剪,吹作满城轻雪飞。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殊乡寒食亦风柔,桃李在香掩燕楼。周子墓头谁拜扫,岳家园里自嬉游。云连阃节旌旗暗,水泛商船鼓笛浮。江国日长饶客思,不知何事阻归谋。

琢磨佳句敌离骚,赖得朋来漉酒陶。时遣纡余资卓牵,更将华妙济雄豪。阁临巨浸南溟近,帘捲晴空北极高。更约高谈句法外,可怜天下政滔滔。

青青琉璃手可拈,寒花多在雨中添。高风不捲银河浪,仿佛康王谷里帘。

不际明时论石渠,空将薄命仕鸿都。天公似把词人戏,父子然脐子坠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