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林亭

池亭才有二三亩,风景胜于千万家。
瑟瑟林排全巷竹,猩猩血染半园花。
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
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

作品评述

《孙氏林亭》是方干所作的一首唐代诗词。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与友谊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池亭只有二三亩,风景胜过千万家。竹林温柔地摇曳,花园的角落染满了鲜红。

躺床上,枕着沾满春天的枕巾,手握着笔和酒杯,直至太阳西斜。

我们彼此相互理解,已经走到白发苍苍之年,现在,只有欢笑,不再悲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风景的画卷。池塘里的亭子,只有二三亩,却胜过千万家庭的风景。林中的竹子轻轻地摇曳着,花园的一角被鲜红的花朵染满。作者利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作者躺在床上,枕着沾满春天气息的枕巾。他手持笔和酒杯,沉醉在写作和饮酒的乐趣中。随着太阳的斜落,时光不断流逝,生命的短暂和变化成为了诗人的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间的情感和默契。他们彼此相知,并且已经走到了白发苍苍之年,此刻只有欢笑,不再有悲叹。这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为主题,描绘出了一幅风景如画的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友情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诗词推荐

石岸盘危磴,烟和晓日浓。长桐应待凤,占水必藏龙。老树藤多附,层崖路莫从。平矶看浪没,峭壁任苔封。箫韵生群籁,岚光簇众峰。何时有达士,栖此信疏慵。

曾立蛾眉禁省班,至今风采照金銮。纵横筆阵千人废,浩荡辞源万顷宽。落纸烟雲纷态度,照人冰玉峙高寒。從容坐啸香凝寝,说与賓僚拭目观。

醯鸡伺晨驾蚊翼,毫端棘刺分畛域。蛛丝结构聊荫息,蚁垤崔嵬不可陟。

有个人人真攀羡。问著洋洋回却面。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伊牵引断。

江南秋兔老毫疏,数字钟王尚贾馀。因读退之毛颖传,可怜今日不中书。

醉卓寒筇傍水行,渔翁不会独吟情。龟能顾印谁相重,鹤偶乘轩自可轻。簪组百年终长物,文章千古亦虚名。是非得丧皆闲事,休向南柯与梦争。

微官便有简书畏,贫舍非无水菽欢。插架签存先世旧,堆床笏美一时观。远书且问平安好,前哲曾嗟嗣守难。了却台参早怀檄,暂归亦可小团栾。

门左篷弧喜事新,四朝先佛庆生辰。峣峣已露峙头玉,表表因名系角麟。鼻祖同庚光后叶,卯君著瑞定前身。我来摩顶为儿寿,一岁从今百岁春。

云容晓色相涵。趣征骖。碎点遥山如豆、是淮南。路渐远。家渐远。恨难堪。□见窗花叶底、鬓毵毵。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盘。

段韶谷刹千金铸,彭乐丁公七宝装。虎子得来成底事,何如抱犊卧云岗。

却请和尚道,虎头生角出荒草。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

乌云夭矫天欲雨,虚堂美荫共徜徉。开奁百轴惊传玩,更觉人间六月凉。

野田萧瑟草虫吟,墟落人稀惨欲阴。白水西风群雁急,青林暮雨一灯深。年丰稍变饥人色,秋老谁怜倦客心?酒禁未开诗侣散,菊花时节自登临。

海棠初破萼,红艳欲无春。小插依霜鬓。花应恕老人。

杖履觅春色,行遍大江西。访花问柳,都自无语欲成蹊。不道七州三垒,今岁五风十雨,全是太平时。征辔晚乘月,渔钓夜垂丝。诗书帅,坐围玉,尘挥犀。兴方不浅,领袖风月过花期。只恐梅梢青子,已露调羹消息,金鼎侍公归。回首滕王阁,空对落霞飞。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寄李补阙》,出《诗式》)。

日日薰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光。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宫惟合赠神仙。何人剌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鸣凤相邀览德辉,松萝从此与心违。孤峰万仞月正照,古屋数间人未归。欲助唐虞开有道,深惭巢许劝忘机。明朝又引轻帆去,紫术年年空自肥。

忧患经怀沃漏卮,荣华过眼脱轻衣。定心稍觉无来往,时事谁能问是非。禄去身安常自喜,宅成囊竭可无讥。交游散尽余亲戚,酒熟时来一叩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