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送神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
追劳表德,罢享宾天。
风引仙管,堂虚画筵。
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作品评述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送神》是唐代崔邠创作的一首诗歌。该诗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场景,表达了对太子庙神灵的崇敬和祝福之情。

诗中以“三献具举,九旗将旋”描绘了隆重的祭祀场面,显示了仪式的庄严和隆重。接下来的“追劳表德,罢享宾天”,则表达了祭祀的目的是追思先祖、感念功德和祈求天降福泽。句中的“追劳”指的是追念已故的祖先,而“表德”则意味着向神灵呈现自己的行为和善政,以示对神灵的敬意。

接着,诗人用“风引仙管,堂虚画筵”描绘了仪式现场的美景。风被形容为仙人在吹奏乐器,虚堂上绘有华丽的画筵,给人一种空灵、飘逸的感觉。最后一句“芳馨常在,瞻望悠然”是诗人对祭祀活动的总结。仪式的气氛充满了芳馨的香气,而人们对祭祀仪式的期望则是从容不迫、充满希望的。

中文译文:
三次呈上祭品,九旗齐旋转。
追念先祖的劳苦,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风引着仙人吹奏的乐器,殿堂上空虚,画有华丽的宴席。
芬芳的香气常常存在,期盼和期待着。

诗意和赏析:
《郊庙歌辞·享文敬太子庙乐章·送神》以唐代的祭祀仪式为主题,通过描绘仪式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祝福之情。诗人通过形容具体的细节,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祭祀的庄严和肃穆。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仪式现场的描写、对祭祀的目的的表达等,使整首诗富有节奏感和意境感。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神圣而庄重的祭祀仪式所带来的感动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在描绘祭祀仪式的同时,并未忽视自然的美景。这也表明了崔邠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审美的追求。他巧妙地将自然景物和祭祀仪式相结合,使诗歌既有庄严神圣的氛围,又充满了自然之美。

总之,这首诗歌描绘了唐代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美好,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和祝福之情。诗中的意象描写细腻入微,给人带来一种肃穆而又庄重的氛围。通过赏析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作者介绍

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佶,父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乐》于署,观者纵焉。邠自私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逢者回骑避之,衢路以为荣。居母忧,岁余卒,元和十年三月也,时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简。

崔邠的家庭成员

  关于崔邠的父祖,崔郸的墓志称"曾王父综,醴泉县令,赠吏部侍郎。大王父佶,太子中允,赠左仆射。烈考陲,检校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赠太师。"与《新唐书》卷七二下《宰相世系表二下》记载相同。而《旧唐书·崔邠传》却记载"祖结,父倕,官卑。"《新唐书·崔邠传》称"父倕,三世一爨,当时言治家者推其法。"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注》卷二据杜牧《崔郾行状》以及刘禹锡《崔陲神道碑》已证明两唐书《崔邠传》其祖、父名之误。墓志记载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诗词推荐

甘日王侯家,厮庶躬宅枥。后来事升降,小儿家荡析。俯首厮庶门,王孙有忧色。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

里人有病不饮药,神君一来疫鬼却。走迎老巫夜降神,白杨赤鲤纵横陈。男女殷勤案前拜,家贫无肴神勿怪。老巫击鼓舞且歌,纸钱索索阴风多。巫言汝寿当止此,神念汝虔赊汝死。送神上马巫出门,家人登屋啼招魂。

欲问东君,为谁重到江头路。断桥薄暮。香透溪云渡。细草平沙,愁入凌波步。今何许。怨春无语。片片随流水。

萧萧白发濯洽浪,剡曲西南一草堂。饮水读书贫亦乐,杜门养病老何伤。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正似篱边数枝菊,岁残犹复耐冰霜。

谢天增霸复留恂,又到当时系袯辰。宝带正看金芍药,玺书重傅玉麒麟。上元新历开千岁,作噩祥名冠六辛。恰用此年钟此杰,便乘嘉泰转洪钓。

新样玉珑*。遍赐轻凉满汉宫。记得班姬拈彩笔,恩隆。写人新诗字字工。残暑又西风。动是经年箧笥封。只欠一枝霜后叶,殷红。点破团团

昔者河边叟,谁知隐与仙。姓名终不识,章句此空传。迹为坐忘晦,言犹强著诠。精灵竟何所,祠宇独依然。道在纡宸眷,风行动睿篇。从兹化天下,清净复何先。

江山虽有余,亭榭苦难稳。登临不得要,万象各偃蹇。惜哉垂云轩,此地得何晚。天功争向背,诗眼巧增损。路穷朱栏出,山破石壁狠。海门浸坤轴,湖尾抱云巘。葱葱城郭丽,淡淡烟村远。纷纷乌鹊去,一一渔樵返。雄观快新获,微景收昔遁。道人真古人,啸咏慕嵇阮。空斋卧蒲褐,芒屦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新城安乐宫,宫如凤凰翅。歌回蜡版鸣,大绾提壶使。绿繁悲水曲,茱萸别秋子。

歌酬花意醉酬春,笑口相逢可厌频。不饮正疑花怨客,黄衣莫听妇伤贫。天生尤物非为福,蚌有明珠亦累身。墙里佳人墙外笑,冶客招悔岂无因。

画角初鸣残照微,营营鞍马往来稀。相逢士卒皆垂泪,八座朝天何日归。

谁谓閒无呈,閒中事日生。和香雕印脱,记石假云名。水取从龙井,花移自马城。若将朝市比,忙处却多争。

我昔登巾山,曾题翠微阁。清诗照江月,月落诗不落。踏露沐长松,辽东一只鹤。千载还归来,塔杪栖寥廓。过我沧海东,复作羽衣客。问客何处来,乃是巾山郭。旧题雷卷去,恐我有新作。赠之锦绣段,归哦耿林壑。

纷纷人少强,有客面如铁。前日方游吴,今日又走越。一身天地间,行役劳岁月。问子去何为,岂是事干谒。往访蓬莱翁,欲换诗仙骨。此行遇故知,茂林有清樾。元龙百尺楼,千钧引一发。妙年负壮志,三军不可夺。不见韩致光,虎须手曾捋。不见烛之武,虽老更奇崛。一杯壮行色,肯作

江天雁过客心遥,一舸凉风八月潮。七十二湖烟雨岸,蓼花枫叶正萧萧。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素麻仿佛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於聋。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万里金瓯失壮图,衮衣颠倒落泥涂。空流杜宇声中血,半脱骊龙颔下须。老去秋风吹我恶,梦回寒月照人孤。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沈思暗记。几许无凭事。菊靥开残秋少味。闲却画阑风意。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入香襟。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

鸩鸟毛,蛊毒水。毒不伤人,何妨服饵。只有这些儿,含毒喷泉人,深入骨髓。三世诸佛畏之如兔见苍鹰,历代祖师远之如龙怖鑫翅。唯有活衲僧,嗜之如鼎味,粉骨碎身犹未已。贪他底,著他底。佛也如何救得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