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尤侗的《一剪梅.和李易安韵》
拼音和注音
zhī jǐn jī biān xī shuài q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也叫促织,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织锦:1.锦缎。2.一种织有图画、像刺绣一样的丝织品,是杭州等地的特产。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原诗
织锦机边蟋蟀秋。万里江风,吹送郎舟。
空闺无处说相思,独夜鸣琴,西北高楼。
弹罢清商两泪流。妾自伤心,君亦多愁。
雁鱼消息几时来,才望云头。又候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