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孔武仲的《儿归行》
拼音和注音
ér guī ér bù guī , cháo wèi zǐ mǔ huān , mù wèi qín niǎo fē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孔武仲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原诗
儿归儿不归,朝为子母欢,暮为禽鸟飞。
故居不得返,深林安可依。
此身寂寞已如此,我母在家应忆子。
子今岂不思其亲,空有旧心无旧身。
儿归儿不归,春已暮,朝多风,夕多雨。
山虽有泉陇有黍,儿寒有谁诉,儿饥与谁语。
万物卵翼皆相随,儿今不得儿子母。
儿归儿不归,年年三月种麻时。
此声烦且悲,闻昔一母生两儿。
于已所生独爱之,麻生指作还家期。
惟憎者来爱者去,物理反覆不可知。
天公岂欲故如此,善恶报敏如埙篪。
至今哀怨留空山,长为鉴戒子母间。
岂独行客愁心颜,儿归摧痛伤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