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贯休上人篆隶题诗

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作品评述

《东林寺贯休上人篆隶题诗》是唐代黄滔创作的一首诗。诗的题目中提到了"东林寺",东林寺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作者的景仰和追忆对"贯休上人"的师承之情。

诗中的"师"指的是贯休上人,"贯休"是贵州人名的音译,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诗的开篇写到贯休上人是从越地(即越国,今浙江地区)来到秦地(即陕西地区),并且表达了贯休上人的师承之路艰辛,难以寻找的情况。可见作者深受贯休上人的教诲和教导,对其产生了极为深厚的敬仰之情。

下文的"墨迹两般诗一首"揭示了贯休上人和黄滔二人在东林寺相遇的情景。以"墨迹"的方式写下一首诗,意味着二人在东林寺的交流和相见,因此这首诗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最后两句"香炉峰下似相逢"则展现出了作者与贯休上人在香炉峰下的相逢之情景,这可能是二人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师徒之间的情感和交流,表达了作者对贯休上人的景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中余味悠长,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受,也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以及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昭宗干宁二年,擢进士第。光化中,除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集十五卷,今编诗三卷。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洛阳富文彩,峭拔四子流。提笔入广场,辞气干斗牛。擢第在芸阁,言事触冕旒。左降宰百里,道胜心无忧。才高耻吏役,放荡不检修。起应贤良科,下笔不见休。青宫尚淹恤,赤县且优游。轻财粪土贱,高义云天浮。悬磬任贫窭,盈樽长献酬。知己彼何人,凤阁与鳌头。推挽终不起,壮志

茂密逾千树,深幽仅一家。新蝉初蜕壳,稚菊始分桠。润气青阴石,晴光白湿沙。晚凉督园叟,添竹引篱瓜。

金甲重矛两内臣,阶前对立气英英。巡更场内知谁问,听得传呼宰相名。

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春色三分有尚多,且饶芳草占高坡。门前柳色如彭泽,争奈陶君止酒何

献春始休沐,轻策寻幽风。烟筿不知路,柴扉隐其中。杂花覆小涧,下映流泉红。冥心听喧鸟,解带投芳丛。谁识此嘉遁,心期黄绮同。南轩有余兴,月出鸣丝桐。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服膺师训毅名斋,观省无妨动与偕。只向此中窥所守,已知平日谨诸怀,器充宠博乾坤大,理析精微律吕谐。吾道古今穷不尽,一尊深夜讲朋侪。

驱使花枝苦未休,平章诗句政宜搜。无端一窦西窗日,不遣吾人略小留。

拂云绝顶俯金囦,直上重山最上颠。一佛向来临大地,万松今独近高天。枯楠夭矫浑生意,断石盘陀几合年。大士重来闻嘱付,毫光端欲扫烽烟。

亲知因别久,具酒劳经过。古邑居人少,春寒入夜多。雨香仙地药,烛动石桥波。稍觉离家远,乡音一半讹。

晓来闲立回塘。一襟香。玉飐云松风外、数枝凉。相并浑如私语,恼人肠。飞去方知白鹭、在花旁。

三月春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何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飞飞鸳鸯鸟。举翼相蔽亏。俱来绿潭里。共向白云涯。音容相眷恋。羽翮两逶迤。苹萍戏春渚。霜霰绕寒池。浦沙连岸净。汀树拂潭垂。年年此游玩。岁岁来追随。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鸿雁来紫塞。空忆稻粱肥。乌啼倦依托。鹤鸣伤别离。岂若此双禽。飞翻不异林。刷尾青江浦。交颈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同门谁定肯论朋,拙似苕鸠懶似僧。病减不辞诗语拙,归来少贷客愁凝。老欺鬓发丝千丈,糴仰官仓日五升。台合中天清梦断,分眠山店问渔灯。

胭脂着雨弄馀妍,力挽人晖上舞筵。谁道卷纱红映内,杜陵正欲补遗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