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汉老弟迎春

青旂小队唤渠频,新历先看早二旬。
羯鼓催花夸敏捷,舞腰回雪斗精神。
燕飞欲傍钗头月,雁过才归陌上人。
谁道土牛鞭不动,也能脚底散阳春。

作品评述

《和汉老弟迎春》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旂小队唤渠频,
新历先看早二旬。
羯鼓催花夸敏捷,
舞腰回雪斗精神。
燕飞欲傍钗头月,
雁过才归陌上人。
谁道土牛鞭不动,
也能脚底散阳春。

诗意:
这首诗以迎接春天的场景为背景,展现了欢乐、活力和蓬勃的春季氛围。诗人描述了一个青旗小队频频呼唤归来的景象,暗示春天的来临。他提到了新历的日期,表明已经是早春时节。羯鼓的声音催促花朵迅速绽放,舞者们舞腰回转,像雪花纷飞一般灵活而有活力。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燕子飞翔、雁群归来的场景,它们都是春天的象征。诗人以土牛鞭不动的形象,表达了即使是平凡的事物,在春天的氛围下也能展现出生机和活力。

赏析:
《和汉老弟迎春》通过生动的描写,将春天的喜悦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形象描写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如青旗小队的呼唤、羯鼓的催促、舞者的回转,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节奏和活跃的气息。诗人通过燕子和雁群的出现,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最后的土牛鞭不动,却能脚底散阳春的描述,传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即春天的魅力和活力可以渗透到一切事物中。整首诗以欢庆春天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季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给人以愉悦和振奋的感受。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銮下蒲坂,飞旆入秦中。地险关逾壮,天平镇尚雄。春来津树合,月落戍楼空。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所希常道泰,非复候繻同。

日边乡井别年深,中国灵踪欲遍寻。何处碧山逢长老,分明认取祖师心。

雨气经岩上,僧窗暗复明。溪流生急响,松吹助狂倾。{左禾右罢}稏无边润,蘧篨一味清。仁心乐同饱,拥鼻发吟声。

领取无多话,频年顿不疎。幽寻尘土外,高韵笑谈余。既悟蕉中鹿,宁求木上鱼。论诗能避暑,此意复谁如。

洲墅楼前眼界新,杜园池馆更迥萦。是中一景偏真率,觉得溪山却浑成。

丹籍生涯无列鼎,白头忠信可专城。自非车骑将军势,愧使王尼常作兵。

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

可能宴坐即宴坐,待全静无全静时。

关山月,营开道白前军发。冻轮当碛光悠悠,照见三堆两堆骨。边风割面天欲明,金莎岭西看看没。

在漫天是小漫天,小漫天是大漫天。只因大小漫天后,遂使生灵入四川。

夜深真可覆短毡,地僻何因致八绵。五岭盛传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固知渊客难藏宝,倒卷珠池立散天。日下有丹能变白,青山休恨早华颠。

贵藩尧母族,外戚汉家亲。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爱贤唯报国,乐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伤置醴人。金精何日闭,玉匣此时开。东望连吾子,南瞻近帝台。地形龟食报,坟土燕衔来。可叹虞歌夕,纷纷骑吹回。像设千年在,平生万事违。彩旌翻葆吹,圭翣奠灵衣。垄日寒无影,郊云

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未论万户比封君,瓦屋人家衣食足。暑风泛花兰芷香,秋日篱落明青黄。客舟来迟佳景尽,但见碧树愁春霜。

世上偷闲始得闲,我生长在不忙间。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坐卧边身唯水竹,登临满目但云山。醉眠只就花阴下,转破花阴梦始还。

残灯耿耿夜何其,虚室空悲禅坐时。廿载形骸孤鹤吊,一生心事故人知。雨添郭外沉龛草,风涸窗前洗砚池。白社曾同秋后集,而今惆怅泣题诗。

来时风,去时雨,萧萧飒飒春江浦。欹欹侧侧海门帆,轧轧哑哑洞庭橹。

吾绍圣元年十月二日至惠州,寓合江楼,是月十八日迁于嘉祐寺。二年三月十九日复迁于合江楼,三年四月二十日复归于嘉祐寺。时方卜筑白鹤峰之上,新居成,庶几其少安乎。前年家水东,回首夕阳丽。去年家水西,湿面春雨细。东西两无择,缘尽我辄逝。今年复东徙,旧馆聊一憩。已买

桥压神龙三四秋,良材应是鬼神搜。猿猱争饮涧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隐士闲行随白鹿,道人长往驾青牛。灵源自与天河接,谁信江淮是末流。

青女丁宁结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

家机织得流黄素,首尾量来宽尺度。象床玉手熨帖平,缓剪轻裁烛花莫。含情暗忖今瘦肥,著处难知宜不宜。再拜征人寄将去,边城寒早莫教迟。归掩双扉空泪落,旧绣遮身晓寒薄。良人早得封侯归,妾身何愁少衣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