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温庭筠的《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
拼音和注音
yù lóu míng yuè zhǎng xiàng yì , liǔ sī niǎo nuó chūn wú lì 。
翻译及意思
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正是暮春时节。梦中,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空楼相忆,思妇徒盼离人归来。
词语释义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柳丝:垂柳枝条细长如丝,因以为称。
无力:(动)①没有力量:~回天。②没有力气:手脚~。
长相:(名)外貌;外表。
袅娜:(书)(形)①形容草木柔润细长:~的柳丝。②形容女子体态柔美轻盈。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