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修罗皆供养,天人咸戴仰。
不离此经中,念念来还往。

作品评述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此诗以佛教修行的主题为中心,表达了对佛法的尊崇和敬仰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修罗皆供养,天人咸戴仰。
不离此经中,念念来还往。

中文译文:
修罗们都供养着佛法,天界和人间都抬头仰视。
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不离开这经典,念念不忘。

诗意:
这首诗以佛教教义为背景,表达了对佛法的深深敬仰和推崇。修罗是佛教中的一种鬼神,他们都以佛法为供养对象,表示佛法在任何存在层面都具有威严和超越性。天界和人间的众生都仰视佛法,认为它是至高无上的真理和指引。无论何时何地,佛法都是修行者心中的核心,他们时刻保持对佛法的念诵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修罗、天界和人间的供养佛法的描绘,展现了佛法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修行者通过持诵佛经,将佛法内化于心,使其成为自己修行的指南。诗中的“不离此经中,念念来还往”表达了修行者对佛法的执着和专注,强调佛法在修行道路上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佛法的广泛影响力,以及修行者对佛法的虔诚信仰。通过阅读和理解佛教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修行的指引,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启迪。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短筇扶瘦扣烟萝,款问东山瓦鼓歌。老倦不能讴唱得,隔窗幽鸟语尤多。

思我从网山,问道红泉市。托翁自渔溪,饷我百余里。数穷初值变,巢穴夜焚毁。我恰还君家,晓霜失行李。君家一物无,宦学吾请已。艰难全信义,勉强图终始。三载客招提,馈遗无废弛。薄莫闻叩门,奔走劳仆使。先生顾之笑,以我匹子美。他时誓作铭,自送此老死。新春方七十,行步

草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沙觜樯竿上,淮水阔。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去年灶妇饱而腴,今岁啼饥眼欲枯。麦饭熟时犹远在,不多元气急须扶。

满子吾逢久,皇皇未见闲。老成终到孔,穷死亦为颜。学术思无际,诚明去一间。吾虽有心者,力苦未能攀。

不动脚头,青云独步。个是寻常行履处,须知更有通霄路。

辛夷如雪芳事阑,飞絮卷地春风酣。连陂和云割青麦,隔坞趁日缲红蚕。今年夏气清较早,雨后西山翠如扫。女儿负笈男带锄,夸说皇华使家好。使家天上一角麟,手握雨露呵星辰。绿林无风草木静,紫塞有备烟尘靖。鹿园镇日长徙倚,心事如平一池水。荪兰不惜手种植,萧艾依前力锄薙。

只将愧汗湿莱衣,毁极堂堂岁月迟。世事沧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

向神前发愿,烧香做咒。断了去、娼家吃酒。果子钱早是遭他毒手。更一个、瓶儿渗漏。才斟两盏三盏,早斟不勾。又添和、薄漓半斗。奴哥有我,奴哥道有。有我时、当面荡酒。

奉使南游多好景。

壮图可复道,罄折营五斗。负郭二顷田,何时落吾手。

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寒烟吹雁不成行。

金木水火土,大虫元是虎。堪笑李将军,蓝田空没羽。

好物不虽多,自悟方悟他。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愿得无言经,尽度恒河沙。尽度一切已,依然无一物。

江流无险似瞿塘,满峡猿声断旅肠。万里可堪人谪宦,经年应合鬓成霜。长官衫色江波绿,学士文华蜀锦张。异域化为儒雅俗,远民争识校仇郎。才如梦得多为累,情似安仁久悼亡。下国难留金马客,新诗传与竹枝娘。典辞悬待修青史,谏草当来集皂囊。莫谓明时暂迁谪,便将缨足濯沧浪。

斗草吴王眩越娃,终然轮与老陶家。雪挑霜煮春无尽,不似吾园荠菜花。

隋宫梁苑暮云遮,淮水淮山烟树斜。隔岸雨晴飞燕子,渡江风暖散杨花。多情季札常为客,抱病休文未到家。我亦飘蓬无所寄,只将诗酒报年华。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我来东峰下,远见西岭头。白云忽已合,向此偶迟留。人谁问何有,自可忘殷忧。

舍北蜻蜓浦,新秋偶一来。菱丝烟际老,芡觜露中开。渔火明还灭,沙禽去却回。吾行兴无尽,舟子莫相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