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和吴太常南楼烟雨之作》
拼音和注音
nán lóu tiáo dì fǔ dān tī , yān yǔ xiāo tiáo fú kǎn d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烟雨:(名)像烟雾那样的细雨:~濛濛。
南楼:1.在南面的楼。2.古楼名。在湖北省鄂城县南。3.古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鹤山顶。一名白云楼,4.古楼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市)。5.古楼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6.古楼名。在广西省宜山县南,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南楼迢递俯丹梯,烟雨萧条拂槛低。
越徼层阴千里合,吴门春树万家迷。
江流欲动帆樯外,山色才分睥睨西。
一自不斋多暇日,新诗谁与醉同题。